•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动画不是弱智化

动画不是弱智化

时间:2013-08-13    

中国有个根深蒂固的诡异观念:动画片,只是少儿片,甚至幼儿片。只有小孩才看动漫,看动漫的也只能是小孩。

如果你是一个临近中年,三十好几的死宅大叔,哪怕私下再怎么喜欢日美动漫,可能也无勇气手捧漫画招摇过市。

这恐怕就是中国动画一直裹足不前,且长期充斥大量粗劣制品的社会背景。一方面,真正骨子里热爱动漫的成年人市场,长期得不到满足,几乎没有适合老中青幼所有年龄群观看的国产片;另一方面,在没有分级制的公共电视平台,某些稍有点野心的动画作品,又担心惹漫天争议,还未崛起,就面临铩羽折戟。

比如,最近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模仿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人公说话方式,满嘴脏话。家长担心孩子模仿暴力行为,呼吁停止播放含暴力、不文明画面的动画片。

之前我对这片子没怎么关注,有次一听朋友推荐说《熊出没》是国产动画里比较好的了,才看了一些,没发现什么出格的地方。新闻中列举的“可恶”、“去你的”、“去死吧”、“见鬼”、“臭狗熊”、“笨蛋”等词汇,作为成年人,我也没看出有多脏。

孩子不能长在真空里,日常生活中听到脏话在所难免。若每个家长都自觉以比主管部门还要狠的管制心态自居,动辄举报投诉,那也只能悲哀地承认,活该咱孩子看不到优质影视作品。

类似这种投诉年年有:因有人投诉“血腥”,动画片《虹猫蓝兔》曾被紧急叫停。甚至适合低幼年龄看的《喜羊羊》,都被投诉过过于暴力。但是,你看《猫和老鼠》等动画,不少卡通形象显然逾越了一些家长的审片底线,可为何全世界孩子看了也都是只知傻乐,觉得开心搞笑,而不会真把一只猫一只狗塞进炮筒里去?

在上述投诉里,要求禁播的理由竟有“担忧孩子学方言”,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地域和文化歧视。若家长和动画制作方,一直以“保姆心态”对待动画,再多国产片保护扶植政策,都是白搭。

好在,这两年国产动画并非死水一潭,其中佼佼者,前几年有聚焦现实的动画电影《刺痛我》;有国内公映、口碑超赞的《魁拔》;有从漫画到动画直至剧场版都吸引超高人气和期待的《十万个冷笑话》;有酝酿十年,创作五年,虽至今难产,却仍承载了国产动画电影惊艳世界的希望的《大鱼·海棠》。

动画不是弱智化、低幼化,既然取材中国文化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可以享誉世界,相信本土原创的动画,也早晚有一天能走出国门征服老外。至少不会让孩子天天在无益智力的“喜羊羊,美羊羊……”的无聊旋律中沉溺太久,不能自拔。

四川成都 李晓亮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