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三指标好抢眼 对佛山经济有信心
南海高新区。
刘悦伦接受本报专访。
刘悦伦认为不应被GDP增速减缓的数字所吓倒
今年上半年,可能全国不少发达地区的市长都在为同一个问题苦恼。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怎么办?上任佛山市长已有两年的刘悦伦,也必须直面这一难题。
在他看来,佛山必须要认识并适应,今后可能难以再维持前一阶段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也应该增强对未来的信心。曾开玩笑称“不信专家”的刘悦伦,在专访中抛出了他的“刘氏”理论,从企业效益和政府整体经济效益、发展源动力以及发展后劲来判断,加强了他对佛山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不应被GDP增速减缓的数字所吓倒。
经济质量好还是坏,未来走势是不是乐观,未来三到五年会怎么发展,我有三个判断标准。第一个是企业效益和政府整体经济效益,第二个是经济发展靠什么东西推动增长,第三个是有没有发展的后劲。从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让我又适当增强了对未来佛山经济发展的信心。
市长谈经济
维持高增速难再出现
下半年保持平稳增长
广州日报:在全国地级市中,佛山的经济实力很强,制造业突出,但今年的增长速度出现减缓势头,作为市长,您有压力吗?
刘悦伦: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佛山跟全国一样都在放缓,虽然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有增长,但总体上跟佛山这么多年维持的高增长相比,确实是放缓了。过去都是12%、13%、14%的增长速度,但今年上半年降到了9.5%,让我们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但我想,佛山在珠三角来说还是中间水平,从总体上看佛山要适应今后经济适度放缓的发展形势。
但我个人对佛山的经济还是有信心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越是要增强信心。经济质量好还是坏,未来走势是不是乐观,未来三到五年会怎么发展,我有三个判断标准。第一个是企业效益和政府整体经济效益,第二个是经济发展靠什么东西推动增长,第三个是有没有发展的后劲。从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让我又适当增强了对未来佛山经济发展的信心。下半年,总体上跟全国一样,佛山应该比较平稳。从中央的调子来看,下半年保持平稳增长,佛山也是这样。
判断标准:
“刘氏”三指标表现抢眼
广州日报:您对佛山未来经济走势的三个判断标准,分析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刘悦伦:从长远看,我还是有信心。第一,效益来看,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的效益比去年增长了将近33%,企业利润上涨高于全省水平。同时,政府财政收益也在增长,税收增长接近15%,说明我们佛山的财政还是高于GDP增长。
第二,佛山经济靠什么推动?靠虚拟还是靠实体,靠加工贸易还是靠民营企业?可以说,目前佛山70%以上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动力不衰。我们整个销售以内需为主,70%在国内,三成外销。国际上对我们的影响不像对其他城市那么大。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我们又是民营经济占主要地位。我们的动力源是内需,而且是实体经济,是制造业。结合大背景,现在的中央下一步就是启动内需,要推进城市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指向都有利于佛山,而不是鼓励搞更多房地产,搞更多投机。有些城市过去就是来快钱,搞投机,这都是短期行为。佛山是实体经济,通过自己的劳动、汗水赚辛苦钱,心里比较踏实。
第三,有没有发展后劲的问题。佛山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省仅次于广州、深圳,基本还跟深圳持平。另外,佛山还有大概600多个投资上千万元的制造业项目在建。
另外,佛山还有一批龙头项目,一汽大众这个月投产,马上一汽大众第二期就要投入建设,还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大项目要落户、德国医疗谷落户等等,都是重大制造业的落户。在第三产业方面,有一百多个重点的第三产业项目也在建设中。另外一方面,财政5年100亿元放到创新城市建设上,带动社会投资1000亿元。从这个几个方面,发展后劲是有的。
看到今年这些数字,GDP增长9.5%还不算难看的。但我们也不是盲目乐观,看着几个判断指标,企业效益政府财政还行,经济源动力是国家下一步鼓励培育的,后劲还有这么多投资、项目摆在这里。从长远看,佛山应该是充满希望的,我有信心。
市长谈高新区
取经广州 佛山高新区扩容提质放权
曾在广州开发区长期工作的刘悦伦,到了佛山后也做了一项有关开发区的工作,将原来孱弱的佛山高新区扩容提质放权。“我在广州开发区工作了15年时间,这一块是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广州开发区从幼小到壮大,我都经历了,高新区的发展规律我较熟悉。”
刘悦伦称,一到佛山就听了佛山高新区的汇报,“给我看了一个汪洋书记的批示,当时广东有6个国家高新区,佛山高新区各项指标排在倒数第一,甚至落后于中山、惠州。”他说,佛山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国第八,但高新区排在全省倒数第一,全国三十多位,这与佛山的综合经济实力不相符。
“到底什么原因?第一个核心园区太小,才3平方公里。其次没有一级财政,市里面只有少量投入,一年不过一千万。第三是没有授权,只有一个低层次的管理机构,缺乏政策、投入、发展空间以及优美环境。”刘悦伦称,到任后不久市委书记李贻伟便开玩笑说他是开发区专家,让他去给佛山高新区“诊断”,“第一次诊断,这五六个问题就摆在这了。”随后,刘悦伦做了全方位的调整。首先将高新区核心园区从张槎调整到南海狮山,“狮山原来有一个省级的高新区,变为国家高新区的核心园区,这样就从3平方公里扩展到了300平方公里。”其次,在管理体制上改革,重新成立管委会,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来兼任管委会主任,重新搭配班子,“目的就是让南海用其所有资源去干一个高新区。”
同时,也为高新区建立了一级财政,“没有一级财政,没有持续收入就没有持续投入,光靠上一级政府施舍点钱,能干什么。”此外还给予高新区充分授权,市一级权力充分下放,高新区可以按照市一级的权力去审批。
5年内必须进全国20强
“我提出目标,5年内必须进入全国20强,再两三年后进入全国十强。”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先看你漂不漂亮、基础设施怎么样、服务好不好。我们要先把三四十平方公里的核心园区搞得最漂亮才行。”同时,他认为还要抓产业链招商,抓龙头项目,一个龙头项目可以带动一批企业。同时,还要抓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这几个东西,高新区迅速地转变面貌,到今年底明年初应有一个巨大变化。去年的高新区排名,佛山应该就是大幅度提前了。”他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