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创业、淡出、回归
梁建章左
他用传统的预订业务,搭配IT的技术,创造出了别人都没有做的模式。他依靠“鼠标+水泥”打造出了一个成功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就在企业成功上市之后,这位年轻又喜欢研究问题的企业领袖,辞去了CEO职位,选择赴美进修学业。在梁建章退出“江湖”的六年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飞速发展,虽然携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脚步越发沉重。与此同时的六年间,在线旅游市场中,携程传统的对手们各出奇招与其争夺市场份额,新的对手也在迅猛发展。2013年2月21日,携程宣布其董事会任命梁建章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六年之后,携程灵魂人物、创始人之一的梁建章再入“江湖”,重掌携程帅印,吹响转守为攻的号角。
技术“神童”向管理转型
没有人怀疑,20年前的梁建章在IT领域是一个天才少年。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在谈到梁建章时用了两句话:“天才”和“已经占领先机”。生于1969年的梁建章,骨子里就是喜欢将理性和感性融为一体,愿意将各种梦想在现实中落地的一个人。1983年,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电脑是何物,中国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脑室里还铺着厚厚的红地毯的时候,13岁的梁建章已经学会了自己开发程序用电脑辅助写诗,还拿了一个全国第一届电脑程序设计大赛的金奖。电脑和古诗,本是“驴唇不对马嘴”,但在梁建章那里,却美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两年后,初中没有毕业,15岁的梁建章直接考入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少年班。一年之后,复旦还没有毕业,梁建章又直接考入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谈及在美国的学习过程,梁建章感叹道,“在美国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由于经济压力,他必须尽快完成学业,1989年,20岁的梁建章拿下了硕士学位,并且直读博士学位。但随后梁建章发觉学业对他再没挑战,“最先进的东西不是学校而是企业”。于是博士没有毕业,他就加入了世界第二首富埃利森创办的甲骨文公司。
在甲骨文美国公司的研发部待了三年之后,梁建章在一次回国探亲时,“感受到了国内火热的创业气氛和隐藏着的巨大商机”。 他分析,从长远来看自己的发展机会还是在国内,为此他决定从技术转型到管理。一回到美国,梁建章就申请转换部门到客户服务部工作,“很少人会这么转”,因为在研发部门的地位、待遇、期权都比其他部门好很多。回想当年,梁建章觉得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客户服务部的经历使他明白了IT与管理的关系,更幸运的是,1997年他通过甲骨文的内部招聘,回国担任中国区咨询总监的职务。“如果还在研发部门就不可能调回中国。”梁建章表示,他就这样实现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为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担任咨询总监工作期间,梁建章多次为国内多家企业担任管理、软件和电子商务方面的顾问,参与策划了民航和中国电信等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他也在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希望在国内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一圆创业的梦想。“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梁建章认为,创业前一定要做好积累,观察与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创业,必须在学业、经历、工作技能上做好准备。“当你真正觉得在这个行业比其他任何人做得都好时,机会就有了。”在中国的两年中,梁建章就一直在努力熟悉中国市场的状况,并做好了创业的充分准备。
那时您在干什么?有着怎样的记忆?
特别问答
1978年,改革开放
梁建章: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九岁,对电脑技术痴迷,为之后在电脑技术领域里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1992年,南方讲话
梁建章:当时我在硅谷的甲骨文公司工作。那时候公司里中国人比较少,另外早期的硅谷还是比较愿意接受不同地方来的最出色的人员,它也会帮你办绿卡或提供其他帮助。后来我把甲骨文一些好的内部管理方法带到了携程。
2001年,中国入世
梁建章:2001年,中国入世,我在携程,公司2000年11月并购了北京现代运通订房中心,开始订房业务。我带领携程完成了由“网”到“服务公司”的转变,对于携程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定位。因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变了,我在业务模式上也开始了大胆的战略调整。
2008-2009年,金融危机
梁建章:那时我游学美国,在斯坦福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和创业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在研究过程中,我被一连串的现象所震惊:一方面,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结构会出现巨大变化,拖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生育率居全世界末尾的国家仍然严格执行着计划生育。
十页计划书创建携程
1998年,互联网在中国悄然兴起,这时梁建章觉得机会成熟了。“当时互联网非常热,风险资金又非常充裕,这是很好的创业机会。”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之举,离开甲骨文,自立门户创立携程旅行网。
说起当初为何选择做旅游类网站,梁建章称,一是出于对国内旅游市场的预期,还有就是直觉。一方面,梁建章觉得当时的旅行社很难满足像他这样的人,提供的服务也很不到位,另外旅游业的“想象空间又非常大”,1998年中国的旅游业规模就达2391亿元人民币,“旅游是老百姓的第二大支出,甚至还高于汽车”,梁建章将创业的目标瞄准了旅游业。成功后,梁建章坦承,当时对旅游业并不熟悉,也没做深入调研,只是一种直觉,觉得“做旅游网站从设计到配送、支付,非常适合电子商务”。
有了创意后,构建携程团队成了创业的关键。“一开始就是几个朋友,”梁建章笑着说,与梁建章相熟的沈南鹏、季琦成了携程最初的创始人。三人很快决定,从原来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全力以赴把网站做好。在分工上,优势互补是他们的长处。梁建章是甲骨文中国咨询总监,技术背景深厚;沈南鹏是耶鲁MBA,是个具有多年投资经验的银行家,具备相当的融资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而季琦则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擅长管理、销售。后来,为加强旅游行业,梁建章又找到了上海旅行社总经理范敏加盟,从此携程管理团队构建成功,正式起航。
1999年5月,携程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1999年10月,依靠一纸10页的还略显粗糙的商业计划书以及一个完美的团队组合,梁建章赢得了IDG第一笔50万美元的投资,正式将自己的网站业务模式定义为携程旅行网。“当时给风险投资商的商业计划书很是简陋,”梁建章回忆起当年的创业过程开始面带微笑。而更让他欣喜的是,当年的几张纸,竟诞生了如今携程的雏形。1999年11月,网上预订系统启动,此时,包括IDG、软银、晨兴集团、兰花集团等多家机构向携程进行了第二轮投资,总金额达450万美元。虽然两轮投资共500万美元,但所占股份却不超过30%,携程网作价高达1600万美元。
创业者对创业者说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创业前一定要做好积累,观察与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创业,必须在学业、经历、工作技能上做好准备。当你真正觉得在这个行业比其他任何人做得都好时,机会就有了。
学会传统旅游的盈利模式
虽然有了钱,但携程网的发展并没有像梁建章想象中的顺利。疯狂的年代,再理性的人也难免被理想化的泡沫牵着鼻子走,携程开始大把烧钱,没有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许多互联网公司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不曾赚钱的携程网如果找不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样岌岌可危。
经过理性的思考,在充分分析了携程网和传统旅行社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梁建章做了一个新的决定,那就是在携程网身上注入传统旅游服务公司盈利的模式,然后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种盈利模式无限放大,梁建章决定先从订房业务做起。
当然,万事开头难。最初同酒店谈判的时候,酒店不会轻而易举就愿意让一家陌生的公司享受“控房”特权,梁建章除了向对方展示已有的客源、实力以及技术和市场保障,他还向合作酒店承诺一旦可以“控房”的话,到时候会提供给酒店比控房量3-5倍的增量。这种承诺当时来看虽然像是一个赌博,但梁建章分析自己的资金实力、市场推广能力以及业已形成的资源,他有信心兑现这个承诺。果不其然,携程通过自己的平台让合作酒店的订房量急剧上升,几个月后,通过携程预订酒店的月间夜量就猛增到15万。
2001年,落地后的携程完成了由“网”到“服务公司”的转变,尝到甜头的梁建章对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定位,现在的梁建章希望携程是一家“高科技武装的旅行服务公司”,而不单纯只是一家点击率很高的旅游知识网站。因为企业的发展思路变了,梁建章在业务模式上也开始了大胆的战略调整。
携程的灵魂舵手
长着一副娃娃脸的携程CEO梁建章,一贯喜欢休闲打扮,做派颇有些IT新锐的感觉。他的办公室中,没有多少先进的IT装备,反倒是墙上那幅古意盎然的山水画最为吸引眼球。看着闲淡的中国山水画,不知梁建章是否会回忆起少年时,按照古诗韵律编程,最后得到了远近闻名的“电脑小诗人”美誉。
也许是一路顺风顺水的原因,44岁的梁建章看上去远较实际岁数要年轻很多。但面对财富与成就,梁建章则显示出成熟与淡然。梁建章笑称自己并不是个特别热情的人,有着从事IT技术者必须的“冷静与理性”,财富对他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数字。正是心中这份坦然,面对携程上市后的一马平川,面对外界为其计算的巨额财富,梁建章却生活依旧,心境不见丝毫改变,那幅他请人书写的“水土不定定同路,风雨无常常携程”更显示其风雨携程的决心。
六年前,在携程发展进入平稳期后,梁建章只身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谈及这次的回归,梁建章以“念书念完了,所以回来了”作为回答。六年之后重掌帅印,梁建章的回归或许会带来新的思维,变革创新将是携程2013年的必然之举。但与六年前相比,携程的对手们变得更强更多,在线旅游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非常期待携程能够二次创业成功,期待梁建章能够再次给旅游行业带来惊喜。
登陆纳斯达克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质疑梁建章的运营模式,他们对梁建章收购传统旅游服务公司,并且大张旗鼓地扩充呼叫中心的员工嗤之以鼻,他们觉得携程不应该算做互联网公司。梁建章开始的时候还会做一些反驳:“虽然呼叫中心不是互联网技术,但是后面支撑的是一个IT平台,能做到快速查询并实现跟酒店信息实时交互,实际上都是运用了非常先进的IT技术,而其他的旅行社和传统小的订房中心做不到这一点。”但携程到底是什么公司,对于梁建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携程已经开始大把盈利,而且将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后边。这时候,又有人当面问梁建章为何不一开始就把订房业务作为携程网的主营业务,干吗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梁建章非常直率却又幽默地回答:“订房业务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传统企业才有的模式,一个传统企业怎么能够融到钱呢?没有投资商会直接将钱投给一个传统企业的。”
除了获得资金,梁建章还明白,只有互联网企业才更容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2003年,踌躇满志的梁建章,将目光对准了美国的纳斯达克,梁建章意识到如果此时携程上市,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又一次落在后边,而且可以借助充足的资金进行大面积收购和业务整合。
2003年12月9日,携程网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沉寂三年之后,携程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重新登陆纳斯达克的第一家网站,从搜狐算起排列第七。上市当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股价大幅度上扬,收盘时股价比发行价上涨19.94美元,涨幅高达88.56%,成为三年来纳斯达克市场上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
“大拇指+水泥”谋取变局
自2005年起,35岁的梁建章开始思考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创业、赚钱的人生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于是其远赴美国,在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和创业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
就在梁建章淡出江湖的六年里,在线旅游行业厮杀猛烈,其一手创立的携程虽仍稳坐头把交椅,但市场份额却被竞争对手逐步蚕食。
六年后的2012年,似乎是一个轮回,梁建章返回国内。回国后的梁建章即给携程指出了新的战略方向:即要一边加强价格战挽救用户被分流的不利局面,一边希望携程无线产品能更加专业化、细分化,并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整合第三方旅游类App,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举发力。令携程得以在2012年下半年遏制了市场份额快速下滑的态势。
携程一手创立了“鼠标+水泥”的商业模式,庞大而管理细致的呼叫中心曾是其崛起的法宝。但是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竞争的主战场已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
而随着梁建章的回归,市场人士亦开始对携程新的“大拇指+水泥”变革抱以了期许。按照梁建章的说法,“携程为什么这么重视无线?这跟我们一贯策略有关,我们认为携程是最适合做无线的。携程的这个‘携’字就有这层含义。以前呼叫中心对于互联网,叫做‘鼠标+水泥’。现在携程又多了一层理念,是‘大拇指+水泥’战略”。目前,携程旅行应用累计下载超过3000万次,无线渠道酒店预订量超过20%,机票预订量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