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板块现见顶迹象 业内称炒作令人“浮躁”
在A股市场已风光多日的手游概念股昨日全线重挫,中青宝、润和软件、拓维信息、博瑞传播4只个股跌停,欧比特、浙报传媒、大唐电信、北纬通信等跌幅都在8%以上。是资金在获利后正常回吐,还是板块“故事”已经讲完,行情面临见顶的结局?
无独有偶,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上,与会的多位从事手游开发的企业也相继“吐槽”:二级市场的非理性炒作令内容团队跟着变得浮躁,这并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龙头手游企业已被并购?
“现在看起来手机游戏可以上市的公司已经不多了,因为几千万净利润的公司都被并购,市场刚刚开始,但种子选手已经全部消失了。” 昨日,顽石互动CEO吴刚在CGBC投融资论坛上表示,由于已经被收购掉的公司都有“对赌条款”,也会非常注重未来一两年的中短期业绩,因此在收入方面会做更多的考量。这个时候会更加依赖于渠道,眼光会看得更短而不是看得更长。
7月23日晚,华谊兄弟宣布将以6.72亿的价格收购国内第三大手游公司广州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复牌后的华谊兄弟已经连续两个涨停板,充分体现了二级市场对手游的炒作热情不减。而另一家手游上市公司掌趣科技在今年市值已经翻了2.95倍,中青宝则翻了2.44倍,目前两家公司的静态市盈率已分别达到72.4倍和297.4倍。A股上市公司只要一沾手游,股价立刻“鸡犬升天”。
而反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游戏公司,尽管今年以来,盛大游戏、完美世界、中国手游等股票都有可观的涨幅,但市盈率也都仅在10倍左右。而若以市值来比较,2012年净利润均在10亿元左右的盛大游戏和巨人网络,比2012年净利润为8230万元的掌趣科技的总市值还分别低58%和45.5%。A股对游戏公司的估值之疯狂可见一斑。
国内游资对手游的炒作也让一级市场变得“不淡定”。多家游戏企业的创始人都表示,最近频繁被中介机构的电话骚扰,希望谈入股或并购。“稍微跟手游有点关联性的公司,就会托人找CP(Content provider,手游制作公司),低于10亿元都不好意思开口。”“连温州炒房团都开始做手游投资了,看到不错的内容团队,投个三五百万,做出产品来再卖给上市公司,一转手赚几亿。”……各类传闻不绝于耳,充分表明了当前手机游戏业态的浮躁。
但正如吴刚所说,在资本的催熟下,企业难免会更注重短期业绩,在渠道运营和营销上花更多的精力,而在产品质量上下的功夫越来越少。这会让现有的手游抄袭现象更严重;游戏推广成本也会水涨船高,从而挤压内容制作方的盈利空间,令好游戏的产生变得更难。
手游平台企业当乐网CEO肖永泉称,公司今年上线了300款手游,5、6月份时,很多是 “我叫MT”、“Clash of Clans”的“山寨版”。一款成功的游戏推出来,很快有人抄袭。
终端红利持续多久?
想象总是很美。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游戏收入突破了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的增速达66%。虽然手游市场规模还无法与传统的端游、页游相比肩,但其“性感”的增长速度无疑令游戏界和资本界都插上想象的翅膀共同起舞。
但业内人士都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手游市场的高速增长其实是来自于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的扩张,即终端红利。“因为用户增长得特别快,什么类型都有。他无聊的时候只有通过入口玩游戏,但却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广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雄贵说。在他看来,这样的终端红利仅能持续两到三年。由于手游相对页游和端游的研发和推广成本更低,这个行业很快会因竞争激烈而陷入“红海”,那时比拼的将是谁的游戏更加精品。
不仅如此,在吴刚看来,由于过去端游、页游因审批原因有一定壁垒,国外游戏对中国市场冲击不大;但在手游这里,这个壁垒不复存在,海外畅销的游戏到国内也很畅销。因此,如果本土游戏企业不专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和游戏模式的创新,那在未来中国市场的大蛋糕里,本土手游企业能否分一杯羹还未可知。
而对于新进入手游领域的开发团队和资金,业内人士也提醒要去去“虚火”:即便小团队做出了产品,但没有做大规模,团队要做成什么样、服务器如何布局、怎样对付外挂……这些问题要一一经历,不能头脑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