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芝:明年上半年手游有可能会出现泡沫
原标题:手游“好公司都已经被收购”
顽石互动CEO吴刚昨日称,现在看起来,手机游戏可上市的公司依然不多,主要原因是净利润有几千万元的好公司都已被并购,“市场刚刚起步,但种子选手已经全部消失了。”
早报记者闫鹏飞
“当手机游戏(手游)领域出现第三波收购或投资潮时,泡沫就可能出现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节奏来看,明年上半年有可能会出现(泡沫)。”7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相关论坛间隙,北京触控科技有限公司CEO(首席执行长)陈昊芝对早报记者说。
国内手机游戏领域最近的一笔收购案,是华谊兄弟(300027)以6.72亿元,收购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50.88%股权。大唐电信此前也传出过收购手游公司的消息。
陈昊芝认为,新近收购的或有大资本运作的,都是资质很好的公司,业绩非常出色,行业内也有一定地位,算是第一波。第二波则是一些业绩未来可能会好的公司。而可能带来泡沫的是第三波收购潮,涉及的公司可能资质和产品都不怎么样,只是在“讲故事”。
短期内,投资者似乎无暇考虑“泡沫”。专注于游戏行业投资的投资银行Digi-Capital创始人、董事总经理Tim Merel昨日称,全球游戏行业今年的投资较2012年有所下降,可见投资市场目前仍存在缺口,尤其是移动游戏领域,现在资本市场还没有充分抓住手游领域所带来的商机。
Tim Merel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游戏行业并购规模超过40亿美元,2013年游戏产业并购有所下滑。今年二季度,游戏产业并购总值为11亿美元,较2012年同比下降48%,大规模并购交易数量减少,平均交易规模为2290万美元,较2012年缩小54%。
“市场刚起步,
种子选手已全部消失”
资本对手游的热衷,与移动互联时代移动游戏的“变现能力”不无关系。
Tim Merel称,今年移动游戏收入在所有移动应用中的占比增至72%,约占移动应用下载量的40%,现在是投资手游和应用的最好时机,游戏移动产业的收入能力约是其他移动应用类别的4倍。
但顽石互动(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刚昨日称,以前讨论手游公司会有几家上市,现在看起来,手机游戏可上市的公司依然不多,主要原因是净利润有几千万元的好公司都已被并购,“市场刚刚起步,但种子选手已经全部消失了。”
在吴刚看来,大量的收购一定程度上也损害着手游企业。
他介绍,被收购的公司一般都有对赌协议,协议非常注重未来业绩,在收入方面会做更高的考量,这使企业只看得到两三年,而不是看得更长远。如此一来,企业会加深对渠道的依赖。另外,产品的质量会下降,追求山寨,追求快速收入。
吴刚解释,传统的客户端游戏,由于审批、语言等原因,海外厂商很难营销到中国,而手游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些用户体验好和游戏模式创新的游戏能很快进入国内。
上海索乐软件有限公司CEO沈烨曾告诉早报记者,在功能机时代,进行手机游戏开发的企业至少有300家。手机进入智能机时代后,这些公司到现在还能“健康运营”的也就10余家。而所谓“健康运营”,是指能够有一款游戏,每月带来千万元以上的流水收入,能够有其他产品线的布局,以及能打通渠道。
腾讯携资源优势“压价”
手游热,手游企业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昨日,民生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郑平告诉早报记者,去年收购手游企业市盈率大概在八九倍,而今年的收购基本在10倍到15倍的市盈率。
市场上也有来头不小的压价者。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经理、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李朝晖昨日称,他出去做投资,出的价格确实比一些投资者低,不过,他也强调,即腾讯有“资源”帮助企业。
李朝晖强调,腾讯的优势是,可以深入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而且,腾讯是平台化公司,其要投资手游企业时,并不看重过去的高收入与利润。
赞同“低估值收购”的,还有吴刚。他强调,过高的估值会带来很多限制性的条款,这种条款有时会束缚经营团队在业务运作时的手脚,有一定弊端。降低自己的估值,麻烦会小得多。
对于外来资本的入驻,深圳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湘宇的观点或有一定代表性。他希望资本进驻后,不要进行直接管理、不要急于变现、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