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重压”之下的打车APP:如何持续快速跑?

“重压”之下的打车APP:如何持续快速跑?

时间:2013-06-21    

DoNews 6月21日消息 打车APP当属今年的移动创业热点,数十个团队在经历了第一、第二阶段的产品、资本较量之后,遭遇政策高压。因司机补贴、打车加价等问题,深圳等地叫停部分打车软件,对此法律专家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于打车软件监管控制不应该“一刀切”,另一方面打车创业团队也应主动和监管部门沟通,规避政策风险。

去年开始,围绕打车成长起来的移动APP发展迅猛,拒统计,在当前的应用市场中已有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大黄蜂打车、打车小秘等不下20款打车软件。

快速成长的背后肯定有必然原因。

一方面,当前市场环境下司机与用户双方的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等问题,众多城市都面临着打车难、司机空驶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受国内人口基数影响,整个打车行业也都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

易到用车旗下打车软件“打车小秘”总经理杨芸向DoNews表示,正是出于对上述原因的考虑,易到用车推出了叫车软件“打车小秘”。“除与易到用车自身平台理念想通外,打车小秘在解决了不少用户的出行需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出租车自身的油耗资源”。

据透露,“打车小秘” 上线仅一个多月已与23000多辆出租车和近26000名出租车司机建立了联系。截至目前,“打车小秘”每天的订单成交量已达到6800多单。另有数据显示,在国内主流安卓应用商店中,打车类应用下载量已超过百万人次。

加价模式引争议

不过,在方便市民出行及出租车司机利益的同时,因涉及到监管部门、出租车公司、司机、乘客等各方利益,打车软件正面临着行业监管大考。

据了解,不少市民在使用打车软件的叫车服务时均使用了“加价”的附加服务功能。在急需用车时,乘客可通过加价5元、10元、2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来吸引司机抢单。

对此,有观点认为,加价打车的订单往往会造成部分出租车司机抢单时“挑肥拣瘦”,在影响了相关规定的同时,也将对整个出租车行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及公平性造成都冲击性的影响。

 

打车小秘方面表示,加价叫车其实是为了调节目前打车难的市场机制,提高司机接单几率和用户打车成功率而准备的一种工具,属乘客的自愿性行为,并不是打车软件的核心功能。以打车小秘的订单来看,通过加价的订单均未超过10%。

 

尽管加价叫车服务是否会对行业造成冲击形象仍有待定夺,但其也确实使得打车软件步入了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据悉,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地区出台了限制打车软件的政策。其中,深圳已“叫停”打车软件;上海也明令禁止打车软件使用加价功能。此外,北京等地也出现了较多叫停的声音。

行业监管不能“一刀切”

对此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罗铭君认为,打车软件其实是符合国内市场发展需求的,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不过,在发展的同时,打车软件公司也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以保证自身模式符合国家的法律框架。

罗铭君同时强调,中国出租车管理属于政府控制价格的管理范畴,加价的确有一定的不合法性,但考虑到打车软件能解决当前市场供需的矛盾、缓解用户冲突,故相关部门对于打车软件监管控制不应该实行"一刀切"。

“监管部门可通过加强监管、细化规则避免矛盾出现;而打车软件公司,也应该主动和监管部门及时沟通,罗铭君说。

那么打车软件团队自身应该如何规范自身的发展?

罗铭君建议:第一、打车软件公司自身的ICP经营要合法、软件本身要合法(开发合法、使用合法、不侵用他人的著作和知识产权),做到合法经营;第二、积极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叫车矛盾,适当时应予以相应赔偿;最后,尽可能的避免加价行为在软件本身出现。(完)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