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心餐饮”负责人郑丽娜做客《信用中国》
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就好比是无源之水终究会枯竭,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文化来传承终究是无本之木,发展后劲堪忧。那么烘焙的文化又是如何呢?或者说烘焙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植入怎样的内涵呢?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嘉宾就是一位在烘焙行业有所坚持的人,她又有什么样的行业心得与大家分享呢?
郑丽娜,1995年参加工作,1996年出资加入东莞市辰邦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公司主要生产玻璃制品,销往欧美。2010年她出资并成立“惠州市启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至今。先后在东莞黄江,大朗,惠州,深圳成立启心门店。郑丽娜,温柔、细腻的性格,使她对烘焙行业有着很深的情怀,她希冀能有一个更加严正的行业环境。为推进消费者对烘焙产品的了解,她免费开设培训班,传递健康食品制作工艺。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郑丽娜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郁结难抒,不吐不快,其根结就在于她转职8年里倾尽心血付出的烘焙事业。本次《信用中国》栏目的录制给了郑丽娜一次畅述己见的机会,也给了郑丽娜一个展示坚守烘焙良心,获得踏实成绩的机会。
2009年,经营玻璃制品远销欧美成绩斐然的郑丽娜,在看到儿子吃甜品时再一次皱起的眉眼后,郑丽娜没有再抑制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做烘焙,这一次她真正开始付诸实践。
首先,她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建立烘焙生产厂房。
郑丽娜并非创业的愣头青,而之所以“冒行业之大不韪”生产先行,一是得益于本身就烘焙技艺不俗的郑丽娜对烘焙产业的了解,作为地道的广东人,在与先生结缘的十几年里,往返大陆与台湾两地是他们的生活日常,本身就对烘焙兴趣浓厚的郑丽娜在台湾见识了繁茂发展的烘焙产业后更是眼界颇高;二是郑丽娜在内地经过多年的创业打拼,不但积累了丰厚的创业资源,更是在企业经营方面颇有心得。时值内陆地区烘焙产业发展初期,烘焙品牌还未形成规模,现有品牌更是良莠不齐,郑丽娜看到了两岸在烘焙产业方面的差距,所以决心在广东做自己的烘焙品牌时,郑丽娜就胸有成竹,她为自己立下目标,不但要做好,还要做大!
然而事与愿违,信心满满决心将好吃的呈现给消费者的郑丽娜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发现,她始终坚持用最好的原料,做最好吃的甜品,赔钱坚持亲民价格的经营策略并没有得到她预期的收获,大部分甜品爱好者在真材实料和合成材料面前依然懵懂,而这并不是初入烘焙行业的郑丽娜能即时扭转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郑丽娜都是以其他产业的利润填补烘焙事业的亏空。
面对烘焙事业的挫折,郑丽娜并不甘心埋没她倾心栽培的“启心餐饮”品牌,烘焙事业上,她有技术、有资源、有坚持,最重要的是她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郑丽娜在咬牙开设一家又一家店面,陆续落户惠州、深圳等地的同时,她开始着手推进消费者对烘焙的认识,通过免费开设烘焙课程被培训,将真材实料做甜品与敷衍了事做蛋糕区别开来,并根植消费者的消费观里,加强消费认知;通过免费入校开设烘焙选修课程,将好吃的是如何做成的传授给娃娃们,彻底做好烘焙消费人群的价值观搭建。

2015年,深证市启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驻深圳市场,将第四家门店设立于深圳海岸城,成立“深圳店”,重新构建了企业门店,并重金聘请世界烘焙大赛冠军——台湾烘培师黄万雄作为成为启心餐饮烘焙品牌“MISS Q”首席烘培总监,引进“冠军面包”,这一切的努力,只为了带给启心餐饮烘焙产品受众更大的惊喜。
这就是对郑丽娜烘焙文化的热爱,而她也用八年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烘焙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应该植入怎样的内涵,那就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价值,并以亲民价格让启心餐饮的粉色团真正吃到健康美味的甜品,而这也是郑丽娜做烘焙的初衷。

随着烘焙行业常识日益普及,烘焙业也越来越热门,郑丽娜说她希望能将启心餐饮做大,将品牌做好,影响更多的人。
所谓烘焙的优劣之分,在于用料毫厘之差,火候毫秒之间,技艺有高下,但真材实料才是行业良心,欲行远必行端,做健康食品才有未来,吃美味食品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