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宜宾长宁听竹山庄”创始人袁玉良做客《信用中国》

“宜宾长宁听竹山庄”创始人袁玉良做客《信用中国》

时间:2017-12-26  齐鲁晚报(济南)     阅读: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这几个字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医者,在喧嚣的城市中,创造了一片世外桃源。他就是本期嘉宾四川宜宾长宁听竹山庄度假村的负责人——袁玉良。

  袁玉良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解放前,家道中落,父辈没有从医,而他自幼喜爱中医中药,三岁开始读“医学三字经”,十余岁尚未初中毕业,就自修完高中课程。恰逢特殊年代,父亲是资派、被黑手等打倒在地直至打伤打残。袁玉良就上山下乡,拜名师、进学校、自学等,之后就开始从医。后来父亲平反,他抽调回城,还是从医。在那个年代,为了赡养父母,养育兄弟姐妹,他摆过地摊、卖过草药,也开过个体医院、门诊等。

  医者仁心,他在从医过程中,有三次不定期开展的免费义诊活动。2000年至2003年,对长宁镇农利村十三个军烈属、特困户实行医疗、用药,住院全免费三年。5.12地震后,更是自筹资金修建了一条几百米的公路。

  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奉献了一辈子。近些年国家提倡乡村旅游,他想在退休后,做些有用的事,于是他创建听竹山庄。听竹山庄,2009年动工,2010年竣工,他利用有生之年,竭力打造好乡村旅游这个品牌,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听竹山庄旧址是一个受5.12地震牵涉损害的一幢约150平米的砖木结构危房,不能居住。后经他们夫妻二人响应总理讲话,“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前提”,向村支两委提出危房拆迁重建的报告。经批准后,又向县、镇有关部门提出修建农家乐的立项报告,无果,最后自己筹资,艰苦创业,没有向政府伸手。他自筹资金300余万,迈过许多坎坷,修建了一条几百米的公路。

  听竹山庄占地面积约十五亩,已修建面积约六亩,尚未完善的二、三期工程约九亩(含已奠基的民俗博物馆、会议厅、宗祠约三亩)。建筑风格为仿古钢混建筑,分为主楼大厅,鱼池假山,碑林、职工宿舍、住宿、娱乐房、养生房、厨房、洗手间等几个部分组成。它既采取仿古建筑风格,又综合了川南民居的样式,结合了苏州庭园建筑,建筑风貌大气,赏心悦目,确实不失为一个集休闲、养身、观光、聚会为一体的好地方。现在他又承包了周边农户几十亩土地,修建了鱼塘、荷田、水稻田、菜蔬田。

  袁玉良觉得乡村的诱惑力就在于城乡环境的不同特质,乡村旅游开发应做到"土、野、俗、古、洋"五味杂陈。"土"首先是指原真的、古拙的、独特的民居、桥梁、古道等,这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古老淳朴文化的载体。"野"即自然,越是自然的,越是美丽的。"俗"是旅游卖点,在于入乡随俗,参与和体验这类乡村民俗活动,原汁原味的农趣。乡间"俗"物数不胜数,无处不在,非物质文化中除了民俗节庆,当然还包括各种民间社会礼仪、传统工艺、风味小吃等,这些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必须注重保护与传承。“古”要梳理当地文脉,传留当地文韵,存留当地古味。

  乡村旅游正以强劲的生命力呈井喷式发展。吸纳现代理念,转变思维方式,适应需求,调整供给,不断创新,打造精彩,是乡村旅游顺应大潮流成就辉煌的不二选择。袁玉良希望在打造好乡村旅游这个品牌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挖掘研究中医文献、古籍善本,使中医发扬广大,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