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文化助药酒再次腾飞
2014年11月,鸿茅药酒配制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国务院文件“国发【2014】59号”。12月,“2014中国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在鸿茅药酒的故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召开,梳理药酒的传承与发展历史,并认定千年的药酒文化是推动药酒产业再次腾飞的重要力量。
药酒,又称酒剂,是在成品酒或酿酒中加入合适的药物,经过必要的工序,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里而制成的一种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澄明液体。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药酒的文字记载,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健体和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医疗方法。但从古至今能完整保存下来的药酒酿制秘方可谓屈指可数。鸿茅药酒的 67 味大组方及其独特的八步古法酿造技艺,历经近三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得以完整流转至今,颇具意义。鸿茅药酒的配方与制法,对于研究蒙汉医药文化交融及中医药酒文化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中华中医药酒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发展的良机,而更多的原生态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了,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随之消失了。而鸿茅药酒自从18世纪创始至今,已传承近三百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实至名归。而在这次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鸿茅药酒生产车间,鸿茅文化馆等,作为企业代表,鸿茅药酒的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发展历史、非遗荣誉申报与获取的历程、并就弘扬中国药酒文化具体方案向与会代表作了汇报。让中国药酒文化和鸿茅药酒得到了进一步地弘扬。
非物质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深厚沉淀的药酒文化即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而鸿茅药酒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014中国药酒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预示着中国药酒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千年的药酒文化,并融汇古今的精华,全力推动中国药酒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