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赤诚之心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又逢秋收季,原野果香浓,猕猴桃种植户周诗亮每天都在果园里加紧采收,看着累累硕果挂满枝头,周诗亮眉头紧皱。
家住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的周诗亮,祖祖辈辈靠种杂粮为生,在2017年在外务工的周诗亮回到老家,看着日益荒废的土地,心里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
采访中周诗亮说到,看着原先种满庄稼的土地,现在杂草丛生,他的心情无比沉重,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后半生,为家乡做点事。赣州脐橙天下闻名,在种植之初周诗亮了解到,种植脐橙的时间周期长,种植技术复杂。在一次偶然的上山散心中,他意外尝到了当地野生的猕猴桃,周诗亮回忆到,那个味道是沁入心间的甜,也是涌入眼睛的“酸”,他感叹到,最好的果子就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家乡的味道是无法被取代的。
现如今周诗亮结合传统的种植方式,加上自己的酵素创新培育方式,终于在历时四年之久,他的猕猴桃产园进入丰产期。但由于今年赣州连续的暴雨天气,加上暴雨过后的高温天气,近百株树苗死亡,减产近万斤,看着死去的树苗,周诗亮落泪了。
周诗亮讲到,猕猴桃需要精细化管理,修枝、施肥、清杂、消毒……每一个 环节都会影响果实品质。为确保消费者能吃到一颗没有污染,没有农药,原生态的猕猴桃,周诗亮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在果园劳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升,部分地区部分农作物已经摆脱了看天吃饭的时代,但猕猴桃种植必须是看天吃饭,或许正是有了暴雨的吹打,太阳的暴晒,最后顽强活下来的树苗,将会焕发新的生机。
近日,随着果园陆续进入丰产期,今年猕猴桃的产量预计在10吨,看着逐渐成熟、香甜的猕猴桃,周诗亮展露出难得的笑颜。他说,今年他将大力的发展猕猴桃采摘活动,将生态采摘旅游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紧跟时代脚步,不掉队,不落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原生态酵素猕猴桃,在猕猴桃种植产业中,创新种植方式,创新种植理念,提升产品质量,根植家乡这片红色土壤,培育出红心的果实。
看着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看着漫山生机勃勃的猕猴桃果园,周诗亮说人生走了大半辈子了,本可以过安逸生活,但是他深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壤上的万物,在50岁的年纪荷起田锄,带着对未来的期望。他俯身于这片猕猴桃园,将扎根于这片土地,用汗水浇灌树苗,用坚韧铸成脊梁,在风雨后重拾田锄,种出自己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