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锐观察 > 拉人“砍价”后被“砍单”,天上掉下的会是馅饼,还是陷阱?

拉人“砍价”后被“砍单”,天上掉下的会是馅饼,还是陷阱?

时间:2019-06-05  天极网  

   6月2日,多位网友在微博上表示,618大促期间,他们在拼多多抢到了9.9元的55寸液晶电视,却被平台无故取消了订单。全网拼多多618活动的消费投诉也集中在各大网络投诉平台中。

  在21CN“聚投诉”平台,消费者被取消订单的商品包括iPhone Xs Max手机等。该平台投诉量排名(周榜)中,京东商城和拼多多在电商中排名最高,分列第20和24位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被取消订单的商品包括iPad mini5等。

  在湖南日报“投诉直通车”,消费者被取消订单的商品有苹果手机美的空调扇、儿童豪华跑车等。在该平台,关于“砍价”后被“砍单”的投诉量如潮水般上涨。

  电商“砍单”即单方面取消订单,多出现于大促时节。不过,取消非自营商品订单,拼多多的情况最特殊——多由平台而非商家直接出手砍单,规模大,并已成为日常现象。

  9.9元电视:拉人秒杀,最终被“砍“

  618大促期间,淘宝、京东都不敢跟拼多多比狠——在拼多多618会场入口,“9.9元抢55寸液晶电视”在整个页面最显著的位置。

  今年618,拼多多称投入“百亿现金补贴”,要让消费者获得最大实惠。其中包括10000台55寸液晶电视自5月29日起分批发放,每次400台,每台9.9元,而且这些电视机称不是山寨货,而是正版的TCL电视。

  正品白菜价可不是白给的:抢购资格包括用户必须邀请3位好友助力;接下来,还要看谁的手快。事实却是用户千方百计拉了人,运气够好手也快,“煮熟的鸭子”也可能飞走。

  据前述发微博的网友自述,他们在拉友助力、成功秒杀并完成付款后,却被拼多多平台判定为“订单异常”并直接取消了订单。

  其中,网友“雪糕冰棒Bing”连发十条微博,将拼多多与播放拼多多洗脑广告的真人秀节目一并控诉,并@上海有关部门和央视。

  拼多多总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上海长宁(长宁区政府新闻办官微) 回复“雪糕冰棒Bing”称,已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而拼多多官微疑似将该网友拉黑。

  拼多多买iPhone:“上车”怕砍单,“下车”怕假货

  今年618期间,消费者反映被拼多多判定异常并取消订单的,除了大电视,还涉及手机(主要是iPhone)、平板电脑(主要是iPad)、电烤箱等类商品。

  在拼多多用户的语言体系中,“砍价”等活动,就像高速列车上的一场寻宝大冒险。网友喜欢用“上下车”来描述在拼多多购买iPhone等商品:

  1.秒杀成功并收货,叫做“顺利上车”,但随时可能被平台砍单;

  2.到手商品是正品,叫做“安全下车”,买到假货“翻车”更在所难免。

  6月1日,有网友发微博表示,自己买了一个iPhone XR,还没收到货,“我是第一次用拼夕夕,至于靠不靠谱,得等到货再定夺”。

  有人回复:坐等砍单;还有人自曝:已被取消订单。

  在“冒险者”们看来,拼多多平台“砍单”存在着不确定性甚至有些任意。有人摸索出一条“规律”:商品价格越高,平台补贴越多,被“砍”几率就越高。

  iPhone是拼多多平台补贴力度最大的商品之一。据媒体今年4月报道,拼多多称,该平台为苹果产品累计补贴超过5亿元,且未设补贴上限。

  在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拼多多被投诉“砍单”最多的商品正是iPhone,拼多多“最官方”的途谷和壹号两家店屡屡遭到点名。

  有投诉者表示,自己满足所有条件,仍被判定砍价异常。还有投诉者指出,何为“绑定时间过短”,解释权全在拼多多。

  电商法规定“提交订单合同成立”,砍单明显违约

  拼多多之所以主动且直接干预买卖双方的交易,原因在于,这些特价活动也是拼多多自身的营销手段——用户拉人“助力”,一传十,十传百,其实是在为平台拉新。

  具有强烈社交电商属性的拼多多,将这种病毒式的“裂变营销”玩得炉火纯青,“0元砍价”活动尤为火爆,击中了“吃免费午餐”的人性弱点。

  然而,由于拼多多平台对交易的干预演化为大量砍单,消费投诉随之激增。

  除了总是最多的假货山寨,数据显示,关于“砍价”活动的投诉比例上升。在湖南日报“投诉直通车”,“砍价”投诉已占拼多多消费投诉总量的近20%。

  而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拼多多的答复往往是一个格式答案,从不告知所谓“异常”究竟何指。

  有一位投诉者特较真,他在拼多多壹号卖家旗舰店以优惠价购买一部iPhone XR 64G手机被取消订单,于是历时一个多月维权,先后拿出消保法、电商法等法律,要求拼多多正常发货并作出合理解释,最后引来“评审团”介入。

  今年开始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要付款并提交订单,合同即成立;此后的砍单便是违约。

  在过去,电商行业的惯例是,“发货之后双方合同才成立”。

  这一条款专为打击砍单现象所设,还对电商经营者加以约束: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比起被砍单,“翻车”更悲剧。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声称在拼多多途谷官方旗舰店买到了翻新机,而该店承诺“只售原封国行正品iPhone”。

  砍单的原因:“订单异常”还是卸磨杀驴?

  与普通消费纠纷不同,砍单系拼多多平台而非商家所为,加上特价活动的营销性,让消费者还难免去揣度拼多多的砍单动机。

  在用户抢购并付款后,拼多多的两大营销目的实际已经达成:1.通过好友助力,用户为平台拉取了新用户;2.不管最终成交与否,只要用户付款,便可计入平台GMV。

  “拼多多神话”,主要基于其用户数量和GMV增速。从“3亿人都在用”到“4亿人都在用”,它已号称取代京东,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拼多多之所以不惜“烧钱”狂补iPhone等商品,还有更深用意:1.这类商品市场美誉度高,可助其扭转“遍地是假货”“便宜没好货”的糟糕形象,吸引更多品牌入驻;2.这类商品价格高,可提高其平均客单价,美化财报数据。

  而消费者反映的砍单行为,均发生在促销活动结束后。假设某款商品限量秒杀20件,被砍单4件,这4件不再以原定特价销售,拼多多平台实际上只需补贴16件,节省了营销成本。

  以TCL电视为例,在京东自营旗舰店,最便宜的55寸液晶电视售价1799元。而拼多多一下子拿出10000台TCL,每台仅售9.9元。倘若全是正品,平台全额补贴将不是小数目。这样的商品被大量砍单,为拼多多省下的营销成本同样不菲。

  被砍单的消费者,有种被“套路”的感觉:虽然拿回了退款,但自己耗费的宝贵时间和人脉资源,只是为拼多多累积了更多用户、人气、销量和GMV。

  人们常用的成语叫,卸磨杀驴。

  即便没被砍单,你的亲朋好友一旦被“用”过,会急速贬值,可能只值一分钱。

  此时多多就会提醒:拉新,可以砍更多钱哦。

  有网友自嘲:欠下那么多人情,最后生活给了你一刀……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