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再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第一方阵应该看向哪儿?

再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第一方阵应该看向哪儿?

时间:2018-03-07  聚合网www.wirss.com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人工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

  自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人工智能便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出台了多项众多相关政策,其中包括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宣布了中国在2030年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的目标。

  人工智能走向垂直应用

  观察今年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表述从“加快技术研发和转化”,转变为“加强研发应用”。可以看出,2018年的重点在于人工智能走向垂直应用。

  这也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诞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浪潮之中,即全面商业化爆发的浪潮。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较晚,这次人工智能变革的源头性创新不是来自于中国,但从过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应用和商业化是中国的优势,也是这次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的突破口。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迅猛。这种在人工智能道路上的高歌猛进,让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西班牙《国家报》等国际媒体在报道中,将中国和美国看作全球人工智能领军的最有力竞争者。

  事实上,中国在一些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表现确实突出。高盛专门发布了研究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称中国已经拥有全球第二大AI生态系统,归功于不断赶上浪潮的中国企业,成为AI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在2017年《MIT科技评论》的“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榜单中,9家中国公司名列其中。在CB Insights最新选出的全球最强100家AI创业公司中,共有7家中国公司,其中,出门问问和优必选两次登榜。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融资也呈爆发式增长。仅仅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公开的融资案例就已超过150起,融资额动辄亿万美元,例如出门问问(D轮1.8亿美元)、旷视科技(C轮4.6亿美元)、商汤科技(B轮4.1亿美元+阿里15亿元投资)、寒武纪(A轮1亿美元)等。根据CB Insights发布的《2018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2017年中国AI创业公司股权融资额占全球总量的48%,比美国高10%,首次超过美国。

  谁进入了AI第一方阵?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推动和实施下,有理由相信,2018年将是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大规模落地开花的一年。

  其实,在商业化应用方面,中国已经多点开花,许多“独角兽”公司应运而生。那么有哪些领域,进入了中国人工智能第一方阵呢?

  1、智能语音

  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研究,目前,语音和视觉识别技术应用分别占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 60%和12.5%。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焦点是智能语音领域。

  To B 代表:科大讯飞

  成立于1999年的科大讯飞,拥有18年的智能语音技术积累,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在多项比赛中多次蝉联第一。数据显示,科大讯飞已占据语音识别市场60%以上份额,几乎垄断了教育、医疗、司法等智能语音的To B市场。2010年,科大讯飞推出讯飞语音开放平台,截至2017年11月累计覆盖终端数已经突破了15亿,日均交互次数达到40亿。

  To C 代表:出门问问

  成立于2012年的出门问问,是由谷歌、大众汽车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累计融资额超2.55亿美元。拥有自主研发的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语音合成等智能语音核心技术,打造了一系列基于AI技术的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例如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智能后视镜Ticmirror,智能音箱Tichome/Tichome Mini,智能耳机TicPods Free,智能手机App出门问问等,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是中国市场上极少数面向To C市场、坚持利用多场景将AI技术落地的人工智能公司。

  其它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搜狗、思必弛、云知声等。

  2、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机器感知中最突出的形式,更是2017年人工智能投资者最关注的明星领域。在一年内,多家企业获得了超亿美元的投资额, 不断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纪录。

  融资明星:商汤科技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主要布局在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图像搜索、智能监控领域。据悉,商汤科技的摄像增强技术被中国主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采用,包括华为、OPPO、vivo和小米。在2017年连续获得了4.1亿美元B轮融资、来自高通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以及来自阿里巴巴的15亿元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超30亿美元。

  融资明星:旷视科技Face++

  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最早从人脸识别技术切入,后拓展至计算机视觉其他领域,目前主要业务来自于金融、安防、智能手机领域。2015年,人脸识别技术因马云演示支付宝“刷脸”支付,被广泛关注。此后参与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国际级重要活动的安保工作。在2017年获得来自政府背景的基金投资4.6 亿美元。

  其它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格灵深瞳、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

  3、自动驾驶

  汽车取代人类成为更好的司机,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场景之一。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承诺在2018年实现各种形式的高级自动驾驶(L4以上,L4指超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可应对部分工况)“量产”,让自动驾驶成为2018年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事件中心:百度

  近日由于与王劲和景驰公司的“无人车诉讼官司”闹得沸沸扬扬的百度,从2014年7月启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可谓国内“自动驾驶第一股”。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预计2018年实现量产。2017年推出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并联合博世、福特、英伟达、奇瑞、一汽等企业成立Apollo理事会,打造最强自动驾驶生态。

  其它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四维图新、小马智行、禾赛科技、地平线等。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对于以上这些新兴“独角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的政策,资本市场的公开挂牌可帮助企业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与长效的品牌效应。对于中国未来国家竞争力上也是一个重大利好,可以帮助更多前沿科技公司留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与中国投资者共同分享技术与企业发展的红利价值。

  目前,无论是市场上极为期待的即审即过的IPO申报快速通道,还是市场上传说的CDR(存股证)迎回中概股的模式,都显示出了境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者欢迎“独角兽”企业上市的红利信号。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上提到的这些代表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实力的优质“独角兽”企业,将会陆续浮现于国内资本市场。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