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强征:部分村民因阻受伤入院
时间:2013-08-15
江西宁都强征:
部分村民因阻受伤入院
张舒丽 姚涵/整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饭碗子,有地心落地,无地不定心。目前在全国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下,一些地方干部私欲膨胀,依然敢于顶风作案,以地谋私,违法侵吞农民土地。

2013年7月中旬开始,江西省宁都县竹笮乡竹笮村的四个小组的地头人头攒动,在宁都县相关领导多次组织及数百名社会闲散人员参与下,十几台推土机连续作业,对竹笮村村民耕种的数百亩农作物进行强制铲毁,部分村民得知情况后赶到现场,遭到殴打。
据在场群众描述:“ 7月12日至7月25日,宁都县政府先后有五次带领县、乡两级政府,调用武警、公安、消防、防爆、城管等部门和社会人员组成400多人全副武装强大的征地队伍,配备十几台大型工程机械,把村民辛苦耕种的数百亩白莲、水稻、花生等农作物强制铲毁,这些农作物都是村民的救命粮,有的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收成了,如今却被铲杀殆尽”。
71岁的温立全老人说:“7月12日征地当天,我被5个人抬起扔到山坡下后就没有知觉了,晕厥后由救护车送到县人民医院的。后来才知道当天被救护车送往医院的还有赖翠英等4名村民,现在还在医院治疗(如图)。”
温立全说:“来征地的人荒山不挖,专挖快要成熟的水稻和花生,再有10天我家的水稻和花生就可以收获,现在全给毁了。刚刚送我来医院时,村里交了2000元住院费,现在我住院的医药费和伙食费都没有着落。”
竹笮村村民陈先生心有余悸回忆起当天发生的事情称:“当时场面很混乱,有村民上前阻止,却被穿制服的人按在地上就是拳打脚踢,老人都不放过。”
针对因护地竹笮村和邻村村民被打问题,记者联系到宁都县委。之后该县宣传部报道组一名许性领导电话回应称“:征地是依照中央支持赣南发展的政策,有江西省国土部门批准文件,是合法的,所以不存在强征。政府也很早告诉农民不要再在已征用的土地上种植,他们还是抢种。至于因征地发生冲突,没有这回事,穿迷彩服的人到地里是施工的,还有是帮助农民收花生的……”。
【征地背景】 据了解,此次征地是为了建设宁都县工业园区,可对于该工业园区的用地批复及补偿安置、园区规划等文件村民均表示没有见到过。只是从2012年5月开始,村委会告知部分村民征地的消息后,还没有取得村民同意、没有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更没有和村民签订征地协议的情况下,就开始强行征地。期间先毁坏村里的两座水陂、三条水圳,使水田无水灌溉,后由竹笮乡党委书记陈愈智带领包括警察在内的200余人,开着工程机械强行毁田近百亩。
为了签定征地补偿协议书,没有经得村民选举,村委会临时直接仼命几名小组长在征地补偿协议书上签名,领收征用的土地款存折,小组长拿存折,存折密码由村委会掌控,直至2012年12月17日全体村民都不同意征用土地,也没有一人在征地补偿协议签名,只有小组长一个人在协议书上签了名,到2012年12月18日为止没有一个村民领取征地补偿款。
12月18日,竹笮乡政府动用派出所警力到小组长家中,逼迫四名小组长把土地补偿款的存折拿回村委会。事隔四天,也就是去年12月22日竹笮村村委会强行把百分之六十的土地补偿款陆续打入部分村民账上(因各村民有国家补助的粮补存折账号在村委会存留),至此竹笮村百分之六十被征地户村民“被打款”式拿到的征地补偿款。
附件:宁都县委文件回复:不存在“补偿不到位、强占耕地”问题 送医院农民是因“天热中暑”
本刊就群众反映问题书面采访了宁都县委,之后该县宣传部门转达了由宁都县竹笮乡人民政府署名的事件调查答复。
答复中称:文中所指耕地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18项具体措施,经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省国土资源厅(赣国土资核【2013】321号)批准,位于竹笮乡竹笮村,是合法的土地征用行为,征用后的土地平整项目实施主体是宁都县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补偿问题,竹笮乡层层召开群众会,对项目实施的文件依据、目的用途、操作程序、补偿办法等向项目区农民进行了广泛宣传。与农民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后,严格按照省、市、县制定的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下拨了征地款和青苗补偿费,不存在“补偿不到位、强占耕地”问题。
关于“强制铲除农作物、伤人”问题。2012年底,县国土局、竹笮乡政府在群众主要活动场所张贴《关于严禁在已征用土地内耕种作物的通知》,并安排村组干部上户通知村民及时清除上述已征收土地地上的附着物,并不得再进行耕作。
2013年开春后,仍有部分村民不听乡村干部多次劝阻,以为项目暂未施工,私自继续在已征土地上种植植物,期望能赶在施工前收获。
正因为如此,根据农作物轮作特点,考虑到7月中下旬大部分夏季农作物已可收获,为了使群众不再因继续耕种投入造成损失,项目实施单位县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7月中旬开始组织地面附着物清理和土地平整工作,并预先通知村民对农作物进行收割。
对少量未成熟的一季晚水稻、翻秋花生受损,考虑到村民的实际付出和损失,县、乡两级同意在全额已支付青苗补偿款的基础上,再适当弥补村民的种子、肥料和人工支出。
即便如此,施工过程中,仍有少数村民(都是老人和妇女)受到鼓动到现场阻挠。因当时天气炎热,加上他们年龄大,所以有几个村民中暑。为确保群众安全,干部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中暑防治护理。综上所述,“强制铲毁农作物、伤人”的说法不成立。
记者随后再次联系到被送往医院的温立全、赖翠英等村民,他们对“因中暑送医”的说法感到可笑,以为政府完全是在颠倒黑白。一位知情村民向记者解释说:“征地前是村干部找到几个村队长到村委会代替村民签的字,大部分村民属于被签字的,乡、村干部从没有就征地征求过村民意见,不知道他们都具体做了哪些广泛宣传。就连征地补偿款村民不愿意领取,也是他们通过打听到村民的粮补银行账号后,给强制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