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筑路梦成就精彩人生

筑路梦成就精彩人生

时间:2013-08-05    

——记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兰新第二双线项目部经理吴松  

气势如虹的小峡湟水河特大桥

  “全天温度最低时刻已到,全桥合龙。”7月17日1时18分,随着一声令下,最后一立方混凝土被送进了模板内。倍受各级领导关注的,国内跨度最大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跨兰西高速公路特大桥168米连续梁全桥合龙。下达合龙命令的就是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经理吴松。

  襄渝二线显身手

  吴松曾是一名铁道兵,是从普通工人中成长起来的优秀项目经理。在他32年的筑路追梦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2004年,他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时,被浙江温州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获首届集团公司劳模、股份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被评为股份公司劳模。  

吴松(右)在现场向青藏公司西宁站改指挥部指挥长王越汇报施工情况

  2005年7月,吴松担任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襄渝铁路二线总工。在他的面前,从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06年12月24日,全长1786米的新大昌隧道掘进到420米时,突现一个直径约10米,高50多米的大溶洞。随即,右侧拱腰坍塌,上千立方米淤泥、流沙和涌水倾泻而下,隧道上方地面的一座民房也在沉陷区坍塌,停放在门前的一辆卡车也掉进了溶洞。吴松立即与成都局襄渝二线建指、设计院、监理到现场“会诊”。他提出的“将衬砌由IV级复合变更为V级加强复合,在拱部用长20米,直径89毫米的大管棚注浆,拱墙采用工字钢,拱腰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联合支护”的处理方案,受到业主和设计院的赞许。在整治溶洞中,他总是身先士卒,每天必到掌子面督战。

  在邓家坝特大桥5号至14号桩基施工中,流沙使桩基施工受阻,连50厘米厚的桩基护壁也被流沙涌水挤爆好几次。针对这一特殊地质,吴松到现场“把脉”。他采用抛石压基、立模阻沙、静点减水等技术措施,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对土层及粉质黏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对强风化岩石用风镐开挖,基岩采用风钻钻孔,以及对角开挖、单孔开挖等技术,使猖獗一时的流沙束手待缚。

  襄渝二线的另一施工难点是安全隐患特别大。ZH—9标路基土石方爆破达180多万方,有12公里临近既有线,其中5公里土石方爆破段紧挨既有线,最近的只有2米左右,A类爆破点占40%,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每1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指挥部领导无不提心吊胆,而业主每季度的“安全质量信誉”评价,更象一道紧箍咒,紧张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为防止飞石伤人和击中电气化接触网线,吴松亲临现场,狠抓控制爆破,采取在炮眼上加盖棕垫,并用钢管棚和竹排架挡护等措施,在10米以上的路堑施工中采用二、三级防护,对重点路段爆破利用“天窗”进行,确保了既有线行车安全。象这样的故事,在吴松的筑路生涯中不胜枚举。

  2009年 8月,襄渝铁路二线通车在即,ZH-9标5个新旧线站改施工成为关键性工程。而此时,大地像着了火似的,室外温度一般都在42℃左右,最高时高达55℃。被火辣辣的太阳烤了一天的钢轨,表面温度高达78℃,能把鸡蛋煮熟。

  吴松深知,站改施工安全是铁路大动脉的魂,是既有线运输畅通的根;他亲自到现场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每个施工环节万无一失。在三汇坝车站站改时,他自始至终坚持盯控在现场,连续50多个小时没有合过眼。站改施工不同于普通的路基施工,牵涉面广,安全管理和配合难度大;需要路局车务、机务、供电、电务、信号、工务段和施工单位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如果不能在路局封锁时限内恢复通行,超时就叫‘顶点’,被认定为事故。

  在天府北站3号和4号道岔站改中,封锁只有150分钟。吴松率领200名参战职工和民工,冒着高温,提前进入施工现场。站改施工,是一门集智力、巧力和重体力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钢钎和十字镐刨道床,铁铲扒道砟,撬移钢轨,拆除枕木,哪一样都是重体力劳动。现场没有一个人不是汗流浃背,在大家的努力下,提前10分钟完成任务,西去东来的列车按时恢复了营运。至此,长期制约鄂陕川渝的铁路“瓶颈”终于销号;实现了成都铁路局“南线九月开通”的目标。

  就在襄渝二线决战的关键时刻,成都铁路局襄渝二线建指相中了吴松的能力,并许以副处长的职位,但吴松没有动心。他说:“没有三公司的培养,我将一事无成,报效企业是我的责任。”朴素的话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抗震救灾驰援急

  2007年10月,吴松接任集团公司襄渝二线指挥长并兼任总工。ZH—9标点多线长,工作千头万绪,征地拆迁和资金紧张严重阻碍工程进度,吴松绞尽脑汁软磨硬缠,采取向业主借等方法筹集工程款,渡过难关。多年来,吴松就是这样对工作任劳任怨,殚精竭虑,默默奉献;他家在四川宜宾,距工地只有三百多公里,只要半天就可以回家一趟。但为了抢工期,他连续三个春节都没有回去看望父母妻儿。但当企业和职工处在危难之时,他总是冲锋在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公司都汶路项目部有254人被困在都江堰龙池镇。灾情就是命令。吴松立即组织30人的抗震救灾抢险突击队,迅速采购3万多元救援物资驰援灾区。

  到达都江堰后,往日的如黛青山,早已满目疮痍,道路上的裂缝又宽又深,巨石横卧路中,汽车艰难地行驶到紫坪铺水库,就没法再前进了。吴松二话没说,立即跳下车指挥卸货,他把队员分成5人一组,每人背着10件雨衣,以及重达十多公斤的食物和水,在余震飞石中奋力急行。他对救援队员下了一道“死命令”:“受困职工已经断水断粮两天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护,很有可能再次跨进地狱之门。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去,就是爬,也要把职工们安全带出来。”

  前往龙池灾区的路上,余震震落的飞石,就像“冷弹”一样,不时凌空砸下,令人胆战心惊。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吴松和抢险突击队抵达龙池镇,带领所有人员安全撤离灾区,他荣获股份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定海神针”舞兰新

  2009年12月4日,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长达1776公里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在组建兰新第二项目部领导班子时,吴松被任命为中铁二十一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第二项目部经理。  

我国高铁跨度最大的桥梁——兰新二线跨兰西高速特大桥

  第二项目部主要工程有特大桥1座、中桥4座、隧道3座。其中,小峡湟水河特大桥是西宁市的地标性建筑,是兰新第二双线的重点控制工程,也是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吴松又面临着一场大考。

  该桥设计为双线特大桥,全长1135.05米,该桥的重难点是三联连续梁施工,分别跨109国道、湟水河、兰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上、下行线五种复杂环境。其中,跨兰西高速跨度达128米,挂篮施工节段数18段;全桥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干扰大,不可预见因素多,是一项高风险工程。吴松带领第二项目部员工在湟水河畔打响了一场桥梁攻坚战,誓言在雪域高原架起一道飞天彩虹。

  在施工中,吴松和项目总工孙江宁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和开展“五小”革新活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

  桥梁线型控制是小峡湟水河特大桥施工的关键,该桥结构受力较为复杂,施工中结构体系多次转换,工况繁多,为使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结构安全,必须实施周密、严格、有效的监控。吴松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大做“桥文章”。建设者创新的“高墩挂篮施工悬空三角支架和千斤顶反拉法预压技术”新工艺,为大桥顺利施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按常规的堆载预压,至少需在要15~30天,而采用“千斤顶反拉法预压”新工艺,只需3天就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与传统的堆载预压法相比,节省5~10倍的时间,一次可降低成本50多万元。

  小峡湟水河特大桥以“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含金量高、标准化管理到位、施工进度快”成为兰新铁路的亮点工程,业主组织7家单位到小峡湟水河特大桥召开现场观摩会。建指常务副指挥长王越在观摩后,高兴地对吴松说:“大桥施工可圈可点,以此作为样板在全线推广。”副指挥长李积宏称赞说:“只有第二项目部才能干出这样漂亮的工程。”观摩结束后,业主当场宣布给予第二项目部现金奖励30万元。

  2012年12月20日,公司董事长曾继光、集团公司兰新指挥部指挥长范登乾心情愉快地登上大桥,见证了小峡湟水河特大桥连续梁合龙施工过程。在鏖战兰新第二双线施工中,第二项目部以完美的表演谢幕,吴松堪称集团公司兰新二线的定海神针。

  危难之时勇担当

  集团公司兰新指挥部下设5个项目部,其中,三公司组建了第二、第三项目部。就在第二项目部主体工程完工,即将凯旋之时,第三项目部却因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引起了业主青藏公司和集团公司领导的担忧。如不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势必阻碍局指架梁通道,影响平西段的整体工期。

  2013年3月21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赵彦旭、副总经理赵春锋、三公司董事长曾继光、总经理庄乾理希望吴松接管第三项目部,为集团公司、公司排忧解难,面对各级领导信任的目光,吴松义不容辞地勇担重任,将自己置身风口浪尖。3月26日,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他将第二、第三项目部整合为兰新第二双线项目部,打响了一场保卫企业荣誉之战。

  摆在吴松面前的情况是,原第三项目部隧道、桥梁有大量工程未完工,剩余工程量投资达4000万以上。付家寨三号出口有12米明洞未衬砌,要求在4月15日前完成付家寨三号出口二衬;沙塘川特大桥连续梁共有4个节段和两个直线段未浇筑,必须在4月20日完成沙塘川特大桥连续梁合龙。韵家口隧道进口还有35米未掘进,剩余22米明洞未衬砌,增加71米明洞大开挖,有部分工程返工,限6月9日前完工。跨兰西特大桥0号台、1号墩、15孔现浇梁、2号承台及墩身未施作,要求在5月15日前全部完工。跨兰西特大桥168米连续梁剩余两个直线段及10个梁段未浇筑,要求在7月底完工合龙。

  面对紧迫的工期,集团公司董事长孟广顺批示如下:“韵家口隧道及剩余工程,以排定的计划为考核标准,如完不成各节点工期,所有现场负责人一律做组织处理,直至降职降级。三公司总经理庄乾理不得离开工地,总工柴颖鹏长期蹲点至6月9日梁场运梁车全部通过隧道,凡离开工地必须向我请假,若该项目工期影响全局信誉及投标,一并进行组织处理。”吴松的肩上担着千钧重任。

  4月5日,吴松组织350人上场抢工期,并大刀阔斧地对合并后的项目部进行整合,重新组建了4个工区。原第二项目部划分为一工区,由副经理吴建平负责;二工区管段从付家寨3#隧道出口、沙塘川特大桥、韵家口隧道进口明洞大开挖,由副经理梁倩负责;三工区负责韵家口隧道出口及掌子面开挖、处理二衬拆除和侵限,由副经理、安质部部长刘波负责;四工区为跨兰西特大桥,由副经理殷自随负责。与此同时,吴松调集5台衬砌台车,6台挖掘机24小时三班倒施工。在吴松的带领下,各级管理人员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执着坚定,血战到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经过三个多月的奋力拼搏,所有节点工期全部按期完工,赢得了业主青藏公司的好评,捍卫了企业的荣誉。尤其是国内高铁跨度最大的跨兰西特大桥168米钢桁组合结构连续梁,提前13天顺利合龙,吴松以其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再一次证明了三公司是一支善于攻坚,敢打硬仗的队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松表示,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成绩属于团队的共同努力。他说:“兰新项目部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涌现了一大批如总工孙江宁、副经理刘波、副总工师储定海、工程部长赵永辉、副经理吴建平、殷自随等优秀同志,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冲锋在前,敢于担当责任,为工程按期完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吴松和数十万筑路大军的鏖战中,被誉为“高铁新丝路”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即将建成,世界屋脊将再添一条“天路”。全球目光将再次聚焦世界的东方,瞩目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新奇迹,感受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中国梦”展现出来的强大创造力。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