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努力做好“两个典范”,彰显“两个不可替代”

努力做好“两个典范”,彰显“两个不可替代”

时间:2019-06-11  聚合网wirss.com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始建于1933年,1999年升格高职。校园总面积1700亩,设有13个二级学院,共有69个招生专业,现有在校生20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教授147人(二级教授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6%,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名师1人,珠江学者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0%,

  学校坚持“立足珠三角,对接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广州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创新强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示范效应得到彰显。先后获评全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着力打造院校治理典范。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四个过硬”党委,一以贯之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推行院校治理典范工程,创新“大教学、大管理、大保障、强督察”治理模式,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构建“1+1+1+N”党建工作新模式,率先建成“全面从严治党信息化平台”,获全国首批“样板党支部”和广东省“党建双创示范校”“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实施思政品牌引领工程,打造“协同创新、多元载体、课堂联动”立体化铸魂育人大素质教育平台,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创新思政课程研练式教学和“互联网+”矩阵式立体体验教学,推进“四个一”课程思政改革,实施“四个文化进社区”,建成“四位一体”线上党建思政综合平台,形成素质教育的“广轻模式”。获评“2017年全国高职院思政工作创新优秀示范案例”50强、广东省“三全育人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示范校。

  二、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典范。学校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优化形成20个特色鲜明的新工科、新商科高水平专业(群)和3个协同教学中心,支撑和引领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重点打造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品牌和特色专业,先后建成4个国家示范性专业、2个央财支持专业,建成省级以上重点专业25个,占专业总数39%,通过国际IEET认证专业1个,20个专业实现“中高”“高本”协同人才培养。

  学校主持制订6个国家级、6个省级专业教学标准,完善“专业+信息技术、+设计、+互联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新技术交叉融合的新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改革。获国家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0项、教指委特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门、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国家、省级教指委精品课程33门。学生共获专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500多个、省部级奖项1000余个,名列全国高职学科竞赛排行榜第7。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明显,孵化学生在校项目75个,注册公司26家。

  毕业生连续多年多项就业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母校总体满意度、半年后月收入、职业期待吻合度等均明显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三、产教融合结出硕果,校企精准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牵头成立省级示范性“广东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和南海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联盟,推进“七个一”校企合作工程,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30个大师工作室,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8个。校企精准合作,实现精准育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连续多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是计划招生数的3倍以上,文理科实际录取分数高于省定本科线。充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

  四、社会服务优势凸显,区域经济贡献不可替代。学校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基地、省级轻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用,一体化推进“产学研转用”,打造社会服务“南海模式”“桂城模式”“小镇模式”。与企业共建国家级孵化器1个,建有10个省、市级工程中心,获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36项、企业科技攻关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省级科技奖励13项,授权专利近300项,连续多年位列广州地区所有高校前十。依托“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平台,面向社会培训近13万人次。充分彰显学校办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

  五、国际交流重大突破,高端合作平台逐渐成形。学校全面落实开放办学战略,牵头组织建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等国际交流高端合作平台,成员达到89个;建设海外分校,开展国际食品技术合作,探索走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与国(境)外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开发国际化专业标准4项,开展国际认证工作;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发国际化国课资源,共建智慧学习中心,探索学分互认;联合开展国际学历教育,累计招收留学生200余名。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