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右脑培训班究竟能给学员哪些神奇本领?
8月24日、25日,记者连续两天采访,见到了培训班学员主动展示的内容,也对部分学员进行了随机的测试;记者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进行采访,希望为这些右脑开发出来的神奇本领找到些依据,揭开些秘密。
用光“偷看”扑克牌
8月24日,青浦“赢在右脑培训班”里,记者看到桌上放着扑克牌,便让他们演示一下透视的能力。“扑克牌不是我的强项,我们年龄比较大了,那些小孩子看得比我们准。”一位14岁的学员说道,不过他还是同意表演一番。
记者从桌上随意抽取一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放在桌上,他闭上眼睛用手在牌面上抚了一会说,“黑桃。”记者翻过来一看,是个红桃。“我说过了,这个不是我的强项,厉害的小孩子连数字都能看到。”
说着,他把一名戴眼镜的约10岁的小男孩招呼过来,“他比较厉害,让他试试。”记者还是随意抽取一张扑克牌反面朝上递给小男孩,他闭着眼睛端详了一会,最后说是黑桃。记者揭开牌底一看,这次对了。另一个17岁少年受了鼓舞,也随意拿过一张扑克,闭眼抚摸一阵后也猜黑桃,结果错了。
听说有学员能让人用手蒙眼看牌,记者找到约10岁的小汤(化名)。小汤开始不愿意,但在妈妈的鼓励下,还是同意了。记者用两根手指按住小汤的眼帘,小汤准确地说出放在眼前不远的两张扑克牌。
记者随即换了一种手势,用手指按住小汤靠近鼻梁处的眼角,按得更紧些。这时候,小汤无论如何看不出扑克牌的花色和数字。另一学员在一旁解释:“你这样不对,遮挡住光了,他要用光来看扑克。”
记者随后自己尝试,请一起来的同事用手指按住记者的眼帘,发现只要不按鼻梁处的眼角或者死死压住,记者都能挣开一条缝隙,看清近处的扑克牌。
“听”书是伪科学
快速翻书“出图”、“出故事”,或者“用耳朵听书”出图、出故事,是“赢在右脑”培训班教给学员的另两项重要本领。培训班人员雷雅茹告诉记者,课程培训的最低标准是,让每个学员都能达到5秒一页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尖端的东西,牵涉到量子力学。”雷雅茹说。
雷雅茹还是找来戴眼镜的约10岁的小男孩,递给他一本培训班使用的故事书,他接过以后开始迅速翻页,同时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几分钟之内整本书被他翻了好几轮。翻书过程中他一脸认真地告知记者,自己脑子里正不断闪过一幅幅图片,“书的内容就像动画片一样出现。”
记者让小男孩把看到的图画描述一遍,他便磕磕巴巴地讲了起来:“有一只小狐狸被抓了,另一只大点的狐狸要救它,失败了,然后两个都死掉了。”大约2厘米厚的故事书,小男孩用不到50字就讲完了,没有任何细节。“他年纪小,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够好,而且这里太吵了,他的脑电波可能受到了干扰。”雷雅茹解释道。
雷雅茹随即又给记者推荐了另一个优秀学员,是个14岁的少年,据称他用耳朵就可以听书。记者递给他同一本书,他平静地接过并举到耳边,闭上眼睛后开始重复翻页。不出几分钟,少年停止了动作,他告诉记者,耳朵听着翻书声,书里的内容就会在脑子里形成电影一样的画面,他只需要把看到的东西复述出来就可以了。他最后讲出的故事比前一个小男孩要具体,不过人物情节非常混乱,语言颠三倒四。
那名14岁的学员告诉记者,“训练时,最开始书上会发光,每个人(看到的)光的颜色都不同,我看到光是紫色的。出光后才能出图,最后是出故事,每个阶段要慢慢来。练到深了,我们不学外语,看外文书就可以直接出图。这里出过一个奇迹,一个小女孩看日文书,耳朵就直接能出现中文的声音。”他娓娓道来。
在采访中,记者曾以一本随身带去的理论方面书籍及一本漫画书分别测试两位学员,却都被拒绝。“我们快速阅读或‘听’书,只能是故事类、寓言童话类的书,漫画的也不行,要是文字的。”学员说。
右脑开发后能透视、“听”扑克牌、“听”书,南京大学脑科学博士唐维表示,这种理论很荒谬,“右脑开发后,学员能通过‘发光’、脑电波等听字,根本没有理论依据,是伪科学,我看更多是学员通过猜测或者其他手段来作弊。”
记圆周率很平常
采访中,记者随机找到测试的学员,几乎都能背圆周率,少的背到圆周率小数点后的50位,多的达到100位。记者也看到,学员们用来记忆这些数字的工具是一张“右脑图像记忆编码”,编码将1到100的所有数字都与相关的物体一一对应,例如:1,衣服;2,耳朵……88,爷爷;89,白酒……
记者发现,几年之前,社会上就流行起各种圆周率的记忆法,例如数字密码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笑话记忆法等,有的方法甚至号称能记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也有不少培训机构利用这些特殊的数字记忆法来开办培训班。
复旦大学数学系洪家兴院士对于学生可以把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100多位觉得并不惊讶。他说,自己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调查和试验,因为他认为这样的背诵毫无意义,有同样的时间不如去背一些有用的东西,背诵到小数点后100多位并非右脑开发的结果,更多的是一种商业误导。
右脑开发未必可行
右脑开发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秋教授表示,透视和听书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张玉秋说,人的左右侧大脑是有优势平衡的,左脑是相对优势的半球,但通过开发右脑发挥潜能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人习惯用右手,左脑相对发达,但并不是说右脑缺少开发,人的左右手的熟练都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强的,外科医生左右手都可以熟练使用,但不能证明外科医生就是最聪明的人。
心理学专家、复旦大学的孙时进教授表示,在主流的心理学界,更注重的是全脑的概念,所谓的右脑开发没有得到心理学界的公认,对右脑进行潜能开发,如果由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试验是可行的,但如果由商业机构进行推广并不合适,如果带有强烈的商业动机,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甚至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