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当宣传将被叫停
婴儿奶粉在今后的宣传中,或将不再出现“促进发育”、“有益健康”等字样。
9月4日,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征求意见稿)》,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对于产品的标示内容等有了新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不允许对0-6月龄的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必需成分进行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同时对于产品的功能声称应有充足的科学证据,不得宣传或暗示有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品牌的奶粉已经习惯于宣传其奶粉的营养含量、功能比较,以此来达到夺人眼球的目的。随着乳品质量安全标准修订工作的结束,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产品标准也需得到落实,而产品宣传的规范化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婴幼儿配方食品“功能宣传”现象泛滥
据专家介绍,特殊膳食用食品是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下的特定膳食需求而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此类食品就包括了婴幼儿奶粉以及辅助食品。
“我国发布的婴幼儿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对产品中必需成分的含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符合含量要求的产品才是合格产品,同时0-6月龄婴儿需要全面、平衡的营养,因此对其必需成分的声称是不必要的。”参与通则起草工作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品该中心副研究员韩军花表示。
近日,记者在走访北京、河北等多地的超市时发现,无论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奶粉,0-6月龄段的婴儿配方奶粉和辅助食品中,“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的现象都十分泛滥。
亨氏超金康儿高婴儿配方奶粉上注明“有益婴幼儿的肠道健康”、“DHA和AA采用接近1∶2的科学添加比例……帮助婴幼儿大脑及视网膜发育”“帮助神经系统发育”等字眼。圣元优聪金装婴儿配方奶粉上标注“60毫克DHA,高含量,好智力,益生元更易吸收”。完达山育儿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也在其包装上宣称“有益脑部和视网膜发育”。
部分奶粉品牌疑早已获知新标准
圣元奶粉公关部的杨波则对记者说,圣元的奶粉包装一向严格要求,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从没宣称过功能等内容。“对于这次新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圣元也是早有准备,所以我们不会更换包装,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杨波并未告诉记者,圣元为何能够提前知道标签要求的变更。而且,市面上出售的圣元系列奶粉,的确存在宣传功效等情况,这也与他所称不符。
盲目追求差异化并不可行
业内人士强调,生产0-6月龄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厂家宣称自己的产品含钙、含铁、含有维生素等,其实是十分可笑的。因为这是必需要求含有的,并不具有特殊性。“就好比卖大米一样,你在包装上宣传说只有我的大米能填饱肚子,行吗?”
但在新标准中,对于一些允许添加的可选择性成分,厂商被允许进行声称,但也必需符合几点要求,被声称的营养成分必须在产品中含量显著,拥有充足的科学证据并且含量与可类比的食品的相对差异不少于25%。
专家指出,由于国内奶粉市场竞争激烈,所以许多奶粉厂商以DHA、ARA、胆碱、牛磺酸、益生元等添加物作为卖点,以期获得独特的卖点。然而,目前随着这些添加物变得日益普遍,对于厂家而言,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正逐渐消失,只有踏踏实实加强内在建设,提升奶粉的安全程度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