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计划等早教相继关门 早教市场谁来监管?
时间:2012-09-25
短短3个月内,已有“学儿宝”、“恐龙创造力”、“宝贝计划”等早教品牌相继关门,不少家长预付学费被卷走,而且无法维权。早教培训市场,谁来监管?
据了解,为了维护学员和教师利益,今年4月,市教委、市人保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物价局、金融办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教育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培训机构在指定银行设立“学杂费专用存款账户”,动态监管其资金流向,避免培训机构携款潜逃或者破产。明确规定,学习期限不足一年的,按学习期限收取学杂费;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按学年收取学杂费。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以折扣优惠等任何理由,跨学习期限或跨学年打包、捆绑预收学杂费。
不过,《规定》所称“教育培训机构”,限于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管理的非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而很多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公司并无教育培训资质,看好教育培训的市场利润,打“擦边球”进行早教培训。如一些销售玩具的公司,开发成套、晋级的智力培训课程等。据了解,“思泳杰”公司经营范围为“文教用品及其售后服务、玩具”,并无英语教育培训资质,但公司以售后服务的名义开展培训。合同上的“文字游戏”,让很多家长“上套”。
此类在工商局注册的公司不属于教育培训机构,教育部门无法监管。“思泳杰”部分学员家长透露,出事后上网查询才知,“思泳杰”公司并未进行2011年年检,从2012年6月30日起公司已经不能合法经营了。“但公司在五六月份仍在正常运转,看不出任何要关门的迹象,而且继续在招收学员。家长如何得知?对于此类情况,工商部门能否提前预警,避免信息盲区和事后的维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