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操盘娃哈哈出海路
在近日更新的娃哈哈集团官网上,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的两张照片分外显眼。自2005年进入父亲一手创造的娃哈哈“帝国”以来,宗馥莉一直被外界视为宗庆后的接班人,而在公众好奇心的驱动下,她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之一。
宗馥莉能否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家拥有30000名员工的企业,并将父辈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能否与“富二代”等具有时代色彩略显贬义的标签划清界限,她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她的首次独立正式亮相是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7000万元,设立“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教育基金”的仪式。与一般企业家的大学捐助不同,宗馥莉并非参与完仪式就转身离开,而是全程跟踪参与研究员课程设置、研究课程和方向制定,她表示,“我要对我每一笔钱的流向和用途都清楚,以确保钱用在了对人才培养、行业发展有用的地方。”
目前,宗馥莉任职娃哈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自2005年起先后任娃哈哈集团萧山二号基地管委会主任助理、萧山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等职。资料显示,在宗馥莉的带领下,娃哈哈已在萧山开发区建立了以宏胜饮料集团为主的市北和桥南两大生产基地。
电视采访中,宗庆后似乎对女儿很放心。他表示,集团30%的利润是由女儿管理的业务赚来的。截至目前,娃哈哈集团的三分之一业务由宗馥莉负责,主要集中于进出口和海外业务。宗庆后最近一次的表态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就在过去不久的8月下旬,曾有记者就娃哈哈收购联合饼干一事致电宗庆后,他表示“关于收购KP Snacks的事我不是特别清楚,对外业务这块现在是我女儿在负责操办。”
作为娃哈哈海外市场的负责人,宗馥莉则对媒体表示,未来的娃哈哈肯定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要国际化才能发展得更好。她曾表示,“我的任务就是把娃哈哈饮料卖到国外。”据了解,娃哈哈目前已与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的品牌超市洽谈合作,主推中国茶饮料。宗馥莉认为,父亲这一代企业家承担的更多的是社会责任,主要是开发新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自己这一代的责任则是通过企业国际化逐步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宗馥莉的海外留学背景无疑成为其开拓国际市场的加码。出生于1982年的宗馥莉生在红旗下,却在美国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大学期间主修国际贸易。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成熟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理念的影响,宗馥莉与重视人情的父亲大不相同,她更尊崇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中国人习惯含蓄表达的方式不同,她更喜欢直来直往。公司内跟从其父亲的员工曾表示,她与父亲思维和处事方式迥异。而她的管理风格和方式能否真正适应娃哈哈未来的发展,一直是媒体和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
与父亲相比,宗馥莉的管理方式确实不同。在公司,她让员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头衔,但这不妨碍她干脆利落地行使决断权。娃哈哈一位内部人士曾对媒体透露了她的用人之道,“实在不符合这个岗位要求的员工,就会被辞退。”这位人士表示,“当然,也有年纪轻轻被擢拔的人,这又显示了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一面。”此外,有人士评价,宗馥莉有话直说不绕弯子的表达方式也与父亲的含蓄宽容大不相同,甚至她的直性子引发一些老员工跑去向父亲告状,宗馥莉自然也意识到其中的冲突并作出适当调整。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首席管理与营销专家谭长春曾经作出如下评价,“目前像宗馥莉这样的所谓‘二代民营企业家接班人’在中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他们与父辈相比,有不少留过洋,对西方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更加熟悉、认可,可能不像父辈那样管理方式传统、柔软。”
不过,提及这位崇拜宋美龄、希拉里“能上能下,能里能外”的富家女,外界媒体对这位“民营企业家二代”的评价多是正面词汇——严肃、利落、勤奋。据媒体报道,她几乎是公司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她的“工作狂”劲头,跟其父简直如出一辙。而宗馥莉能带领娃哈哈在国际市场上有怎样的作为,业内人士至今无人能作出准确的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