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哥《南哥》
《南哥》是一部大电影,南哥就是片里的男主角原型,原名叫郭建南,是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之所以南哥很“厉害”,是因为南哥和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波澜壮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有关。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提出的一项伟大的战略性举措:未来5年内,使7000万人脱离绝对贫困。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还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影响世界的伟大战役。
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

十八大后,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空前,皆是由习近平总书记高位推动。
在习近平的从政生涯中,对于解除贫困,他有着持久、深刻的思考。习近平说, 40多年来,他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是他花费精力最多的工作内容。他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足迹踏遍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
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一场“精准扶贫”的硬仗,在全国上下打响。
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几十万人,组成驻村工作队,下派到12.8万个贫困村,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而且,扶贫干部两年一轮换,村子不脱贫,群众不脱贫,工作队就没有撤回的时间表。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截至目前,赣州市共下派66651名干部去帮扶。厅级干部帮扶5户,县处级干部帮扶3户,科级以下干部帮扶2户,如此全覆盖。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说,“帮扶的干部随时会被抽查,‘你知道你帮扶的对象是谁,他的电话是多少?’”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对贫困开展的伟大战役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被称为“扶贫英雄”、“扶贫使者”的广东省扶贫干部郭建南,就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之一。

郭建南,原本是一位普通的国企干部,当组织选派他到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6000元的荔潭村扶贫的时候,郭建南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他在荔潭村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20个月,但这短短20个月的时间里,郭建南真正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扶贫事业,也给这个贫困村带来了许多变化;学校的破窗户补好了、自来水装上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帮贫困户改造了危房,给特困老人买了养老保险……在“南哥”和村干部的努力下,通过近两年的扶贫,荔谭村实现贫困户100%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100元,村集体收入从6000元上升到15万元。

然而,与作出的成绩相比,老郭实在是太累了,在下乡扶贫第二年的11月22日,因积劳成疾,郭建南是累倒在办公桌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思考。留给人们的,是桌上那份最近一直为之忙碌却再也无法亲手写完的脱贫方案。他用自己的生命,大写了一心为民的情怀。
郭建南牺牲后,人们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广东省有关部门先后作出决定,追授郭建南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优秀驻村干部、广东省扶贫使者、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国企优秀共产党员、广州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阳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阳江市优秀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正是有了像郭建南这样一心扑在精准扶贫事业上,全身心奉献给扶贫事业的无数扶贫干部的无私努力,“中国全面脱贫”这艘伟大战船,正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郭建南的事迹,也同样感染了艺术创作工作者们。2017年3月13日,一部反映郭建南事迹的大电影《南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中共广东省委前副秘书长、广州市原政协主席、中国扶贫状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的亲自关怀下正式开拍,影片汇集了国内一流电影艺术家,导演郑华、编剧徐宝琦、杜劲松,制片人兼主演孙洪涛,主演茹萍、艾丽雅、尹国华、陈锐、赵中华,这些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影视圈大腕表示,他们将付出全部的创作热情,讲好《南哥》郭建南的感人故事。
这是国内开拍的第一部全面反映“精准扶贫工作”的大电影。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电影《南哥》拍摄顺利,已接近杀青。经过紧张的后期制作后,这部充满了英雄气概的国产大剧将在8月和观众见面,也必将迎来观看热潮。据几位到拍摄现场探班的国内知名影评人介绍说:参观了南哥的事迹,就像心灵受到了一场洗礼。南哥,真的很厉害!大电影《南哥》,也真的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