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韩家寰:要做食品安全领域的“偏执狂”
近来,随着网络送餐企业“饿了么”因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被央视“3•15”晚会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一关系千家万户而又久久难解的课题究竟该如何破局?国内最大鸡肉生产商,同时也是在食品安全领域深耕多年的大成食品集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作为大成食品集团的掌舵人,韩家寰推动大成实名溯源系统建设多年,对于如何建设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全环节食品安全体系具有自己深刻的思索,而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和大成食品集团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心绿色的健康食品上不断追求的执着之心。
“做食品安全的‘偏执狂’”
初见韩家寰,无论如何也难以与“偏执狂”联系起来,而就是这样一位低调、儒雅的企业掌门人却“语出惊人”:大成要做食品安全领域的“偏执狂”。
这样的执着从何而来?
“民以食为天。大成的发展离不开农民,我们对农民和土地充满感情。保障食品安全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为了农业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福祉”。谈到食品安全,韩家寰的字里行间离不开土地和农民,而这也正是从源头保障消费者入口食品质量安全的最重要的一环。

大成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韩家寰
在食品生产的农民土地、农场、初加工和深加工这四个主要部分中,源头农业资源非常关键,却也是最难把关。保证每家每户饲养的禽畜饲料、药品、水源等全部来自于安全渠道,并符合大成严苛的质量标准谈何容易!
“我们的考虑是选择以农业资源作为切入口,建立全程可溯源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韩家寰表示,“大成食品的实名溯源体系的加入流程是先寻找有共同理念的农户和经销商,将其纳入到大成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通过在食品外包装上打描二维码,实现食品的可溯源,并将其责任到人。”
大成食品在肉鸡生产“一条龙”业务中多年的精心耕耘为这一计划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障。大成食品采用高度垂直整合业务模式,将饲料生产、鸡只孵化及屠宰、鸡肉加工及加工食品生产整合为统一的经营平台,正是这种业务模式让公司可有效地追查来源及保证产品的质量,从而贯彻实行严格的质量及卫生控制措施,确保所有产品的质量及安全。
“我们始终认为食品安全是企业立足之本,大成愿意做食品安全领域的‘偏执狂’。”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今天,这样的言语掷地有声。
“食品可溯源‘非做不可’”
大成对于食品安全和实名溯源的关注由来已久。大成集团早在十几年前在台湾就开始研究食品溯源。2007年后,大成食品在中国大陆启动开发溯源体系。2014年9月,经历多年建设,大成实名溯源系统在北京正式发布,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
谈及大成实名溯源系统运行的关键,韩家寰认为,真正的可溯源就是让消费者看到食品生产背后“who”“when”“where”“what”的实名信息。因此,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的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串联起从农场、饲料、初加工、深加工的各个品控节点,通过大成“姐妹厨房”溯源网站、手机短信即可查询溯源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二维码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成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也使得消费者买的透明,吃的安心。

现代化”一条龙”生产线
然而,建设这样严密复杂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提升的成本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应该只考虑成本,更应该考虑这个事情该不该做。”韩家寰淡定自若,“在我看来,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食品可溯源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是必须干的,而不是作秀。”更何况,在韩家寰看来,食品追溯也是企业自身对产品品质管理的更高追求。“把产品品质做好,把好食品安全关,赢得消费者信任以后,平均成本实际上是更低,因为销量上去了。”
此外,韩家寰还透露,大成的实名溯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目前有很多投资机构比较感兴趣。在不远的未来,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运作,有望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经营的“多赢”局面。
“做食品要有感情”
从此前肉品质量安全爆发的“福喜事件”到近来的“饿了么”的餐饮卫生安全危机,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仍然高发。业内人士表示,可追溯机制是目前食品质量管理和危机控制中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一条非常成功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经验。
然而在我国,食品追溯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点也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较发达省份。行业内还存在追溯标准不统一,不同的追溯体系之间的融合困难,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不高等众多问题。然而,最为关键的是,业内至今仍缺乏在溯源体系建设上拥有足够能力的推动者。

姐妹厨房实名溯源的鲜肉
“大品牌享有了品牌红利,应该为整个链条负责。”韩家寰观点鲜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作为行业内领军企业的大成食品责无旁贷。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首个“食品安全实名溯源系统”在大成食品公司率先运用,虽然属于企业的自选动作,但在当下的环境中,显然具有破冰效应,如果再辅以政策上的引导和规范,势必会产生扩散和示范效应。
有专家认为,随着国内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具有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企业将会占据主动。在投入和效益实现配比后,企业会对社会责任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也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不再仅仅是一个监管命题,并将注定成为一种市场规则。
尽管谈的更多的是中国食品安全未来的“大问题”,韩家寰却对农民的辛劳和付出念念不忘,“谢谢农民大伯和大婶,要给他们点个赞”,韩家寰动情的说,“食品企业做的是‘良心事业’,土地和农民永远是核心,做食品是要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