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必须具备文化的载体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有意义的景观
公元前,人们在旧约翰经中描写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的景色,首次使用了landscap一词来,这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景观的最早起源,所以说景观最早是用来描写城市景象的,慢慢的发展成用来表达某一区域的地形或从某处所能看到的视觉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环境。在中国,它叫园林。公元1631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园冶》,对园林有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和直观解读。
不论是景观还是园林,都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更高形式的要求,是超越温饱的一种精神需求。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园林的发展固闭自封,还停留在中国皇家园林宏伟的梦幻里,停留在江南园林的柔情似水的迷雾中…….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Landscap像很多生僻的单词一样传入中国,并迅速风靡起来。外入文化入侵之快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园林已经很少有人说了,Landscap代表着一种时髦,就算是在国人的方案研讨会上,都会蹦出几个拗口的英文。
从二十世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前几年,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大大小小的景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公司都在做一件事情:大量模仿境外景观公司的设计手法,纯粹的平面构图,圆环套圆环;大面积的水体,除了廊架就是亭子,一万平米园林面积不到的住宅小区,会同时出现4-5个亭子,还有不算小的一些廊架。到处可见的仿砂岩的鸭子、蛤蟆,单一个大卫雕像都不知道被复制了多少次。有模仿就有发展,我们从来不否认中国人民的智慧。
“模仿”发展到最近几年,“营造”一词又出现在景观设计中。不错,好的景观一定是靠营造出来的,简单的构图满足不了优美环境的更高要求,大量的廊架和雕塑也随着时间的发展破败不堪,而一向不被设计师重视的植物、地形营造却经历了风雨的考验,而且越来越好,这一时期,生态,人本开始频繁出现在景观设计中,哪怕没有几个设计师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但还是很时髦的。
当然,营造也不是景观发展的最高形式,事物的发展到了一定时候又被折回来,就像电影,一度随着电视机的发展而消失,但这两年的大片风靡的不再是票价,而是更高的精神追求和消费环境的要求。
一直领先景观时代潮流的昆明玉器城总设计师、明昊(香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化明认为:景观必须具有文化载体。
景观除了具有美感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举个例子,就拿二十四孝来说吧,全国设计了不同的二十孝,但大部分是只供参观,明昊在昆明玉器城设计这一景观的时候是把二十四孝设计成雕塑,摆放成圆形,让人们沿着雕塑顺时针转三圈,达到孝顺的目的。我们可以跟中小学联系,在这里举行中华孝顺节,同时申请中华慈孝节,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我们明昊人一直追求把一些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景观带入到景观设计中,在营造阳宗海山水湖畔别墅中,通过景观手法很好的诠释什么是七彩云南;在海南呀诺达雨林景区景观设计中,我们第一次把十二生肖跟人的福运结合起来,打造生肖福运景观,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参与改运活动。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已经快消耗殆尽,拯救中国文化绝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我们景观人肩负着展示景观传统文化的使命。在这里,我们用昆明玉器城的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9根龙柱有龙生九子之意,同时也代表长长久久,天长地久之意;我们知道520代表的是我爱你的意思,可是又有几个人理解9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呢?9是阳数里面的极阳数字,代表着至高无上。
蝙蝠,大家不陌生,在西方是吸血鬼的代表词,但在中国,它的含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不是有五福临门的说法吗?福跟蝠同音,人们喜欢用蝙蝠代表福的意思,所以我们在景观设计中,用五只神态各异的蝙蝠传达出五福临门的寓意。
纹理是各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中国的彝族喜欢用红黄黑创造民族图案,一看就知道是明显的彝族纹理。在我们几千年的汉族文化中也有一种纹理,大家平时也许都见过,但是我们设计人员问身边的朋友,这是什么?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认出来,这就是回文。回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富贵不断头,代表的是中国人最美好的愿望。
鱼儿在水中快乐的游着,多么逍遥和自在!这样的一个金鱼池表示年年有余;古钱币在水流的推动下向里转动,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谐音“赚钱”;景观池内设置三只雕刻的龙船,在传统文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中,表达一帆风顺的意思。
要想招财进宝,赶快栽榆树(摇钱树),桂花飘香,喻示金贵。莲花,莲生贵子,石榴多子多福。若要夫妻恩爱,就种并蒂芙蓉,桃花能带来桃花运,成就姻缘文化,荷花跟梅花结合达到“和和美美”的效果。
类似这样富有寓意的文化不计其数,每用到一点,都犹如沧海一粟,不要让这些国粹成为失落的文明,将传统文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景观中,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思路的源泉,文化遇上景观,才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文化景观在发展中才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