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欢迎来聚合网WIRSS 一起看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一毛钱也要还 郑宜栋老人书写良心账本感动甘肃卫视《坚持》栏目

一毛钱也要还 郑宜栋老人书写良心账本感动甘肃卫视《坚持》栏目

时间:2013-01-14  聚合网  

        2012年1月6日,甘肃卫视一档纪实访谈类节目《坚持》首播第一期《四十个春秋》河北老人李维章坚持40年写日记的故事让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67年的坚持,86岁的郑宜栋老人的“心债”故事再一次让人震撼。


1.jpg 


        父亲被杀害 留下良心账本
    
        70多年前,江西上饶黄沙岭乡麻墩村,郑美熙经营着一家榨油作坊,由于诚信本分,一进一出都有自己的一本公道账。乡亲们都愿意将自家的作物放在郑美熙作坊中榨油。

        1942年日军侵占江西上饶,恶霸威逼抓派郑美熙年仅17岁的二儿子郑宜栋。

        父亲郑美熙激烈反抗,在一片混乱中子弹穿膛而过,郑美熙和他的大儿子倒在了血泊之中。

        出狱后的郑宜栋回到家中,却发现家里所有的钱财和油料都被盗,只留下一本父亲用良心写下的旧账本,从那以后郑宜栋就开始了自己长达67年还债生涯。

        固执的儿子 绝情的父亲

        为了替父亲还债,17岁的郑宜栋开始学写字,开始赚钱。他往返与上饶和福建挑盐赚钱,1943-1949年间,郑宜栋替父偿还10户债主,共计3039.65元。为了还债耽却误了结婚,以至于29岁仍然光棍一条,在区书记的威逼之下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婚后,生了七个孩子。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还债的事情暂且搁浅。

        2012年,郑宜栋已人到中年的儿子坐在摄像机前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兄弟姊妹7个结婚成家,父亲郑宜栋没有掏一分钱。单位买房时他求助当时已有些积蓄的父亲,遭到父亲的一口回绝,父亲郑宜栋说他要还债,替自己的父亲还债。

        郑宜栋一直瞒着妻子还债的事,直到有一天郑宜栋买了好多油放在家中,被妻子发现后,两人大吵了一架。妻子有一次甚至挡在送油车的前面,郑宜栋坚持还债的心却丝毫不为所动。

        一毛钱也要还  为找一债主花12年 

        父亲走后,乡亲们同情郑宜栋家的遭遇,没有一户上门要油料的债。虽然大字不识,但17岁的郑宜栋明白“人家不向我们取,就不见得我们要欠人家的。父亲欠的债,做儿子不去还谁还”。解放后,领着每月23块钱的郑宜栋,家里还有7个子女,还债被迫搁置。

        1975年,雷雨大风掀翻了老房子的屋顶,4900元的新房债务又一次压垮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1996年12月 18日,时隔多年,已经是步履蹒跚的年纪,80多岁的郑宜栋重新踏上而来还债之路。历经波折,到2009年4月4日,欠了67年的债务全部还清。

        其中有一位和尚,郑宜栋断断续续寻找了十二年,走了十五个庙,走了四个县市,终于还是没有找到他,经人劝说便只好还到庙里去了;最后一户,1942年只欠一毛钱,现在郑宜栋老人还是要还。

        老秤换了新秤 还完后再补还

        已经还完债的郑宜栋,1998年与朋友聊天时忽然才知道,老秤换了新秤的问题。为了这个问题老人一直向人请教,想知道老秤与新秤之间相差多少,有人说是5斤,有人说是10斤,于是,郑宜栋就按相差最大的15斤再补还债务。

        为了感谢乡亲对自己的理解和帮助,作为报道,老人决定将村里那座危险重修。86岁的郑宜栋亲自监工,亲手挑选材料。三个月的时间,一坐取名“诚信桥”的钢筋水泥桥横跨在上饶黄沙岭乡麻墩村的乡间。

        当所有的债都还清后,老人终于一身轻松的把那本无数次翻过的账本烧给了自己的父亲,让他安心。在访谈中,当问及老人为何要这样做的时候,老人说:“良心,道德,品德,信用支撑着他在还债的道路上走了67年之久”。文化学者胡野秋认为,人死债烂,郑宜栋却是在坚守良心、诚信还有孝义。
 

Copyright © 2009-2016 WIRSS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合网 版权所有 合作:400-608-1096
关键词:聚合网 | 微聚合 | 新闻聚合网 | 中国聚合网 | 热点聚合 | 热点新闻聚合 | 聚合在线
WIRSS.COM:京ICP备13010780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