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不满券商创新节奏慢 未来或引入CDS等衍生品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监管部门近期有点着急,原因是政策放宽后,一些券商却迟迟找不到创新的感觉。
近日在华南地区举行的一个证券业座谈会上,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券商创新步伐太慢,距离期望还有相当大距离。并要求券商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创新力度和加快创新进度,落实证券业创新大会提出的创新目标。
此外,监管部门人士也前往高盛中国交流。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券商创新方向或将引入机制创新以及信用违约掉期(CDS)等衍生品。
不少创新已成过去式
陡然放宽的政策监管门槛,也让不少券商短时间内无所适从,找不到创新方向。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监管部门人士在前述座谈会上直言券商创新意识落后,思维不开放。
“在监管部门看来,我们提出的一些创新都是‘过去式’,缺少新意。并指出券商创新投入小,要求我们加码做创新业务。”一位参会券商总裁表示,“总而言之,监管部门要求我们尽快围绕5月创新大会提出的11个方向开展业务。”
据了解,监管部门近期调研中,重点考察50多家中小券商,听取券商创新业务筹备情况介绍以及业内建议。
此前,监管部门已召集大中型券商进行了闭门会议,而此轮调研则覆盖未曾参加之前会议的中小型券商,以及有选择性重点走访若干家创新走在前列的券商。
业内创新步伐不一
此前困扰业内的是监管过严,如今这一状况已完全改变。以证监会10月26日公布的行政许可审批公示显示,审批项目数已经锐减。
先知先觉的券商充分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例如中信证券(11.18,0.29,2.66%)、广发证券(13.27,0.39,3.03%)、国泰君安等券商。
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例,继国泰君安之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9.17,0.27,3.03%)也已上报了债券分级产品,而广发证券已正式向证监会上报牛熊宝产品。
不过,并非每家券商都能跟上创新节奏。在此前调研中,监管部门甚至点名批评某家券商创新乏力,完全依赖监管政策支持。
此轮调研,监管部门则在于充分摸底各家券商创新进度,为下一步政策放宽提供信息支持。
向海外投行觅创新良方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业或许会再次掀起向海外投行学习的浪潮。
在券业找不到内生性创新方向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人士此前还奔赴高盛中国等海外投行调研,借鉴海外投行管理运作及衍生品业务。
“管理机制或许是下一个创新方向,即充分发挥国内券商人力资本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北京某大型券商相关人士表示。
此外,衍生品领域或许是下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北京证监局相关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调研了高盛在衍生品投资领域的情况,比如信用违约掉期这类产品的运作模式,未来有可能引入这类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不具创新能力的证券公司将被淘汰,或被更具竞争力的券商重组。
上海某大型券商总裁表示,“一方面,没有创新能力的券商被淘汰。另一方面,在放宽准入门槛下,能够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新型券商也会冒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