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两重天:美基金密谋抄底中国资产
多国央行“放水” 全球股基大肆吸金
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9月21日发布的报告,在截至19日的一周内,全球股票型基金吸引超过170亿美元净流入,“吸金”规模超过上周的121亿美元,全球债券型基金吸引63亿美元净流入,而货币市场基金则出现较大规模资金净赎回。
EPFR表示,过去两周全球央行打开流动性闸门,为股票市场慷慨献礼,导致流向风险资产的资金大幅增加。
股基迎来资金狂欢
数据显示,全球股基、新兴市场股基和欧洲市场股基上周吸金额分别创过去52周、32周和19周新高,其中,全球股基由于连续两周大幅吸引资金净流入,使其今年以来累计吸金额突破200亿美元。
具体而言,在截至19日的一周内,新兴市场股基吸金43亿美元,规模大幅超过此前一周的4.5亿美元。其中,全球配置型新兴市场股基(GEM)吸引超过30亿美元净流入。专门投资于中国股市的中国股基上周吸引超过2.5亿美元净流入,巴西股基上周吸金额创过去102周新高。但是,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投资主题基金上周出现连续第28周的净赎回,累计规模达15.6亿美元。
发达市场方面,美国股基上周吸引超过75亿美元净流入,吸金规模较上周的92.5亿美元有所减少,但在连续两周的大幅吸金后,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赎回规模缩小至6.75亿美元。受此影响,在截至19日的过去一周里,美国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71%,此前一周的累计涨幅为2.36%。
欧洲股基上周吸金19亿美元,是自5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吸金规模。日本股基方面,由于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升温,该基金已连续第5周出现净赎回。
高回报债基受青睐
美国五三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基思·维尔茨表示,由于投资者相信美联储新推出的新刺激政策将会提振股价,使得市场趋险操作日趋明显。
而除了股基受青睐外,其他风险资产也被监测到较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入。
数据显示,在截至19日的一周内,EPFR监测的全球高收益债基吸引了超过36亿美元的净流入,单周吸金规模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新兴市场债基吸引12.5亿美元净流入,规模小于此前一周的16.3亿美元。大宗商品基金吸引了23亿美元净流入,其中,黄金与贵金属基金吸金16.3亿美元。
安全资产则出现明显的净赎回态势,如美国政府债基上周出现8.69亿美元净赎回,其中短期政府债基净赎回规模为4.21亿美元。欧洲债基出现3.15亿美元净赎回。
下一页:沪指逼近2000点 私募离场等待最佳投资时机
沪指逼近2000点 私募离场等待最佳投资时机 美国QE3的推出并没有给A股市场注入强心剂。上周,沪深股市大幅下挫,弱市之下私募难掩悲观,认为股票市场低迷仍将持续,离开股市等待或是最好的选择。 上海国鸣投资董事总经理苏锋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刺激下,美股和大宗商品应声上涨,全球股市只有A股下跌,在当前点位,下跌空间已不大,但是底部未明,上周五已跌破此前放量上涨的底部,从技术形态上来看,创新低后还会往下跌。 苏锋认为,当前市场处于改革阵痛期和经济转型期,经济走势尚未明朗,股市下跌是大势所趋,离开股市持仓等待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向日葵投资经理陈靖吾则认为,问题仍出在上市公司业绩上。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看不到正面的因素来改变市场预期。金融危机后,各种刺激政策使得供给大幅增加,导致当前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原有经济模式无法持续,期待一些具正有实质作用的新经济政策出台。 而对于阵痛期的市场投资策略,苏锋认为,私募的出路在于多元化投资。资金都是逐利的,当低迷的股票市场无法获得超额收益时,资金自然会去寻找一些相对活跃的市场,国鸣投资目前已减少在股市的配置,将资金转移到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上。他认为,相较于公募基金最低60%的持仓线,私募的活动空间更大,特别是创新产品的出现,转融通、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使得做空成为现实,可选的工具也较多,虽然目前人心思涨,但做空的力量仍非常强大,说明市场的趋势惯性已被大众所认同。据他所知,目前退出股票市场转向参与期货、白银、外汇市场的资金不占少数,低迷的股市倒逼私募转型。 而陈靖吾的目光更多聚焦在主题投资上。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空间仍有,城镇化仍在进程中,未来产业升级也值得期待,主要是培育市场需求,完善医疗保障,提高居民收入。目前比较关注医药消费、页岩气、环保等行业,但现在并非最好时机,目前距年底仅剩3个多月,业绩超预期可能性不大,年报行情自然不会太好,特别是一些今年业绩下滑较大的公司,容易踩上地雷,现阶段投资者仍需谨慎。